出自宋代姜夔《角招》:
為春花瘦。
何堪更繞西湖,盡是垂柳。
自看煙外岫。
記得與君,湖上攜手。
君歸未久。
早亂落、香紅千畝。
一葉凌波縹緲,過三十六離花,遣游人回首。
猶有。
畫船障袖。
青樓倚扇,相映人爭(zhēng)秀。
翠翹光欲溜。
愛著花黃,而今時(shí)候。
傷春似舊。
蕩一點(diǎn)、春心如花。
寫入?yún)墙z自奏。
問誰識(shí),曲中心、花前友。
注釋參考
花黃
[an ancient cosmetic,from yellow flowers,rubbed on women's forehead] 古代婦女的面飾。用金黃色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形貼在額上,或在額上涂點(diǎn)黃色
對(duì)鏡貼花黃。——《樂府詩(shī)集·木蘭詩(shī)》
詳細(xì)解釋古時(shí)婦女的面飾?!稑犯?shī)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shī)》:“當(dāng)窗理云鬢,掛鏡帖花黃?!?南朝 梁 費(fèi)昶 《詠照鏡》:“留心散廣黛,輕手約花黃。” 唐 崔液 《踏歌詞》之一:“鴛鴦裁錦袖,翡翠貼花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