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愚有罣誤,吏議多深文
出自宋代王炎《沿檄如蒲圻訊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詩憫之》:
三代日方中,為民破重昏。
既蝕復(fù)光融,孔孟道益尊。
古禮今則亡,陳編意猶存。
飲燕用觥籌,薦享羞羔豚。
瞿曇何為者,髡首徒實繁。
不飲非畏義,不殺非知仁。
舉世昏不悟,跣足行荊榛。
胎禍產(chǎn)妖幻。
與佛岐又分。
俗愚有罣誤,吏議多深文。
怒言必溢惡,疑似恐不根。
黔首亦何罪,可憫不可嗔。
大道若返古,怪說難眩民。
帝民虎豹守,此語誰扣閽。
注釋參考
罣誤
謂因過失或牽連而受到處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年餘,公為給諫之黨奏劾免官,小有罣誤?!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白蛉章犚妭€朋友講起,説老師在河工上有個小小的罣誤,卻也不知其詳?!?/p>
吏議
(1).謂官吏議事。《史記·李斯列傳》:“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清 龔自珍 《明良論四》:“圣天子赫然有意千載一時之治,刪棄文法,捐除科條,裁損吏議,親總其大綱da{1~1}紀(jì),以進退一世?!?/p>
(2).指司法官吏關(guān)于處分定罪的擬議?!段倪x·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李周翰 注:“有司以 遷 為誣罔,天子終從獄吏之議?!?宋 沉作喆 《寓簡》卷五:“人有才能而無過,朝廷自應(yīng)用之;若其實有可用之材,不幸陷於吏議深文者,不因事起之,則遂為廢人矣?!薄肚迨犯濉ざY志十二》:“ 光緒 四年, 貴州 巡撫 黎培敬 為已革總督 賀長齡 請諡。詔以易名之典,不容冒濫,嚴(yán)切申儆,且下 培敬 吏議?!?/p>
深文
(1).謂制定或援用法律條文苛細嚴(yán)峻?!妒酚洝た崂袅袀鳌罚骸癌z 張湯 ﹞與 趙禹 共定諸律令,務(wù)在深文,拘守職之吏?!?宋 蘇舜欽 《上集賢文相書》:“既起大獄,不關(guān)執(zhí)政,使狡吏窮鞫,搒掠以求濫,事亦既無狀,遂用深文。” 清 姚鼐 《聞香茝兄擢廣東按察使》詩:“深文堪惕息,考讞極創(chuàng)瘢?!?/p>
(2).苛刻的文字。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三墳補逸下》:“《山海經(jīng)》偏好語怪,所記人物,率禽獸其形,以駭庸俗,獨 王母 幸免深文。” 梁啟超 《呵旁觀者文》:“吾豈好為深文刻薄之言,以駡盡天下哉?”
(3).含義深的文辭。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翻書房》:“其深文奧義,無須注釋,自能明晰?!?/p>
王炎名句,沿檄如蒲圻訊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詩憫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