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淮山戰(zhàn)骨高,行人持節(jié)過臨洮
出自宋代楊冠卿《歸自淮右讀楚辭有感》:
憶昔淮山戰(zhàn)骨高,行人持節(jié)過臨洮。
匣中劍氣徒干斗,袖里綸鉤莫釣鰲。
世事從來兩蝸角,男兒不遇一鴻毛。
功名槐國吾深省,痛飲何妨讀楚騷。
注釋參考
戰(zhàn)骨
戰(zhàn)死者的骸骨。 唐 李頎 《古從軍行》:“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 漢 家?!?元 薩都剌 《送王御史》詩:“草滿畬田多戰(zhàn)骨,花飛驛路少人煙。”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廟堂有策軍書急,天地無情戰(zhàn)骨多?!?/p>
行人
行人 (xíngré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pedestrian 會其行人發(fā)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縮,厥圖不果?!度龂萘x》 行人駐足聽?!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啤?杜甫《兵車行》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持節(jié)
[take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拿看旄節(jié)。節(jié),旄節(jié),也叫符節(jié),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 匈奴使留 漢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詳細解釋(1).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zhí)符節(jié)以為憑證。《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是日令 馮唐 持節(jié)赦 魏尚 ,復以為 云中 守?!?唐 韓愈 《送殷員外序》:“丞相其選宗室四品一人,持節(jié)往賜君長,告之朕意?!?明 張煌言 《曹云霖中丞<從龍詩集>序》:“予亦奉命持節(jié)護 張侯軍 ?!?/p>
(2).官名。 魏 晉 以后有使持節(jié)、持節(jié)、假節(jié)、假使節(jié)等,其權大小有別,皆為刺史總軍戎者。 唐 初,諸州刺史加號持節(jié),后有節(jié)度使,持節(jié)之稱遂廢?!赌鲜贰ひ孽鰝魃稀ち忠貒罚骸霸t以為持節(jié),督緣海諸軍事,威南將軍, 林邑王 ?!眳㈤啞端螘ぐ俟僦旧稀?、《舊唐書·職官志三》、《新唐書·百官志四下》。
(3).保持節(jié)操。 明 李東陽 《贈右諭德謝君序》:“推是以往,則其他日必能持節(jié)秉義,不為諛説骫行以負天下,豈獨以文章占之哉!”
過臨
前往拜望?!稘h書·敘傳上》:“ 趙飛燕 為皇后, 伯 遂稱篤。久之,上出過臨候 伯 , 伯 惶恐,起眡事?!?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過臨有幸破氛霧,奮厲方欣入陶冶?!?明 俞貞木 《太常高先生與仆別久矣勉用韻以寫我心》詩:“賴有同里士,乘間每過臨?!?/p>
楊冠卿名句,歸自淮右讀楚辭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