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辛棄疾《瑞鶴仙》
雁霜寒透幕。正護月云輕,嫩冰猶薄。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妝難學(xué)。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倚東風(fēng),一笑嫣然,轉(zhuǎn)盼萬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約。鱗鴻更杖誰托。粉蝶兒只解,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但傷心,冷落黃昏,數(shù)聲畫角。
注釋參考
含香
(1).帶著香氣。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歸賦》:“桂含香兮作葉,藕生蓮兮吐絲。” 唐 李百藥 《笙賦》:“柳佩翠而辭寒,梅含香而受日?!?/p>
(2).古代婦女銜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氣。 唐 張鷟 《游仙窟》:“艷色浮粧粉,含香亂口脂。” 宋 辛棄疾 《瑞鶴仙·賦梅》詞:“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粧難學(xué)?!?/p>
(3).謂含服香藥。香,指chun{1-1}藥。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助情花》:“ 明皇 正寵妃子,不視朝政……﹝ 安祿山 ﹞因進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紅。每當寢處之際,則含香一粒助情發(fā)興,筋力不倦?!?/p>
(4).古代尚書郎奏事答對時,口含雞舌香以去穢,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漢 應(yīng)劭 《漢官儀》卷上:“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其下奏事。”《通典·職官四》:“尚書郎口含鷄舌香,以其奏事答對,欲使氣息芬芳也。” 唐 王維 《重酬苑郎中》詩:“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慚未報主人恩?!?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準被著簪筆彤墀,含香畫省,起草 明光 ?!?/p>
艷妝
亦作“ 艷粧 ”。亦作“艷妝”。1.艷美的裝扮;裝束艷美。 南朝 齊 王融 《春游回文詩》:“低吹雜綸羽,薄粉艷粧紅?!?宋 晁沖之 《傳言玉女·上元》詞:“艷妝初試,把珠簾半揭?!薄掇r(nóng)政全書》卷二九引《qun{1|1}芳{1~1}譜·果譜二·桃》:“或云:種時將桃核刷浄,令女子艷粧種之,他日花艷而子離核?!?清 龔自珍 《法曲獻仙音》詞:“藍布衫兒,墨紬裙子,未要艷妝明抹。” 許地山 《危巢墜簡·人非人》:“有一晚上偶然看見一個艷妝女子,看來很像她?!?/p>
(2).借指美女。 唐 劉希夷 《蜀城懷古》詩:“舊國有年代,青樓思艷妝?!?宋 徐鉉 《奉和七夕應(yīng)令》:“靜聞天籟疑鳴佩,醉折荷花想艷妝?!?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你若有主張,對艷妝,將言詞説上,我將你眾和尚死生難忘?!?/p>
見“ 艷妝 ”。
辛棄疾名句,瑞鶴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