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汪泌《題共樂堂》:
臨海城東湖,氣象清且奇。
無風(fēng)綠色凈,十頃澄琉璃。
中有共樂堂,今其名者誰。
人有答我問,太守下車時。
訪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
其水或暴至,城壞民流尸。
公謀得上策,疊石完城基。
外遺數(shù)百家,室屋鱗參差。
水至無所障,適與漂溺期。
又欲隄其東,苦乏土石資。
開湖足取用,隄勢橫虹蜺。
湖光占空闊,物從鑒中窺。
紫翠前后山,環(huán)列如屏帷。
構(gòu)堂就虛曠,與俗同游嬉。
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
歌云從公來,除患補瘡痍。
況有此觀壯,不樂何以為。
有如登春臺,人心舉熙熙。
從事能文者,作辭書之碑。
庶其不朽功,上徹堯軒墀。
注釋參考
流尸
見“ 流尸 ”。
亦作“ 流尸 ”。在流水中漂浮的尸體。 唐 韓愈 《歸彭城》詩:“去歲 東郡 水,生民為流尸?!?明 唐順之 《瘞河壖枯骨志》:“自癸卯至乙巳,東南薦飢,流尸順河而下,多于河中之船。”
汪泌名句,題共樂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