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輿賦歸辭惠宣,仁義七篇皆肺肝
出自宋代度正《送后溪先生龍門賦別》:
皇帝面龍飛慶元面元,盡收面耆舊為羽翰。
誰生黨論中譁諠,一日剪落堪悲酸。
謂曲為直忠為奸,謂麟為虎鴟為鸞。
朱劉章陳坐譏彈,彭呂繼之何摧殘。
自從阿衡扃九原,至今草木猶銜冤。
馀波滔天如驚湍,一落其中無全安。
五年天子御金鑾,恭己南面朝衣冠。
有一新進當(dāng)諫垣,前言劉某入祠官,乞加竄逐風(fēng)朝端。
天子曰噫子甘盤,須發(fā)雪白心甚丹。
徒居房陵圣恩寬,公心怡然無怨顏。
秋風(fēng)蕭蕭零露漙,浮云散開雨腳乾。
公今度棧車北轅,有客越境追征鞍。
天之降材良獨難,達則致君窮立言。
曩時夫子投杏壇,刪詩定面?zhèn)鳒Y騫。
春秋一字誅黃泉,萬世賊亂心膽寒。
子輿賦歸辭惠宣,仁義七篇皆肺肝。
伏羲六畫義深玄,文王明之當(dāng)憂患。
降周迄孔世莫傳,東溪先生抽關(guān)鍵。
發(fā)揮絕學(xué)窮根源,惜哉遺藁今未完。
先生亂思真奇觀,庶幾后生窺成編。
君王舊學(xué)非終捐,愿言珍重勤加餐。
注釋參考
賦歸
《論語·公冶長》:“子在 陳 曰:‘歸與,歸與!’”后因以“賦歸”表示告歸,辭官歸里。 宋 朱熹 《宿密庵分韻賦詩得衣字》:“明朝驛騎黃塵里,莫待迷涂始賦歸?!?明 宋濂 《送許時用還越中序》:“ 濂 竊自念時用英俊士,此行何所不至,鸞臺鳳閣將以次而升,何日能賦歸?”亦作“ 賦歸歟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而翁南下賦歸歟,值我新婚北上初。”
仁義
仁義 (rényì) 寬厚正直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俄n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方〉∶性情溫順,通達事理 gentle七篇
七篇文章。特指《孟子》。該書七篇,故稱。 清 閻若璩 《孟子生卒年月考》:“按 孔子 生卒出處年月,具見《史記·孔子世家》,而 孟子 獨略。於是説者紛紜。余嘗以七篇為主,參以《史記》等書,然后歷歷可考?!?清 邵懿辰 《儀宋堂后記》:“經(jīng)火於 秦 ,《論語》伏於屋壁,《大學(xué)》、《中庸》汨於《戴記》,而七篇夷於諸子。”
肺肝
(1).比喻內(nèi)心。《禮記·大學(xué)》:“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三國 魏 曹植 《三良》詩:“黃鳥為悲鳴,哀哉傷肺肝?!薄缎绿茣ぴ虃鳌罚骸靶詫捯祝c之接者,皆謂可見肺肝?!?郭沫若 《科大大聯(lián)合》詩:“大聯(lián)合,弟兄?jǐn)y手,肺肝相向?!?/p>
(2).比喻心腹。 唐 杜牧 《與浙西盧大夫書》:“員外七官以某嘗獲知於郎中,惠然不疑,推置於肺肝間。”
度正名句,送后溪先生龍門賦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