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吐月千仞,殘夜水明樓
出自宋代王以寧《水調(diào)歌頭 呈漢陽使君》:
大別我知友,突兀起西州。
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
常記鮚碕狂客,邀我登樓雪霽,杖策擁羊裘。
山吐月千仞,殘夜水明樓。
黃粱夢,未覺枕,幾經(jīng)秋。
與君邂逅,相逐飛步碧山頭。
舉酒一觴今古,嘆息英雄骨冷,清淚不能收。
鸚鵡更誰賦,遺恨滿芳洲。
注釋參考
千仞
形容極高或極深。古以八尺為仞?!肚f子·秋水》:“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輕凌?!?晉 司馬彪 《贈(zèng)山濤》詩:“上凌青云霓,下臨千仞谷?!?清 方文 《陳臥子子龍》詩:“惠心燭千仞,雄風(fēng)扇八區(qū)?!?/p>
殘夜
夜將盡時(shí)。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詩:“海日生殘夜, 江 春入舊年?!?唐 杜甫 《月》詩:“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宋 范成大 《虎牙灘》詩:“步頭可檥船,安穩(wěn)睡殘夜?!?/p>
明樓
(1).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樓。樓中立帝廟謚石碑,下為靈寢,明樓前有石幾筵。 清 顧炎武 《再謁孝陵》詩:“突兀明樓峙,呀庨御殿開。”《清史稿·禮志五》:“ 咸豐 元年謁 東陵 ……入門皆由左,至明樓前行禮?!?/p>
(2).碉樓。舊時(shí)北方鄉(xiāng)居,樓房蓋瓦者為暗樓;上層作雉堞形,供候望偵伺用者,稱為明樓。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二》:“有人使童子登三層明樓上?!?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五》:“ 常守福 ,矯捷絶倫。少時(shí)嘗見其以兩足掛明樓雉堞上,倒懸而掃磚綫之雪,四圍皆凈。”
王以寧名句,水調(diào)歌頭 呈漢陽使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