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長安兩市多高樓,大書酒旆招貴游
出自宋代賀鑄《三鳥詠之一提壺引》:
綠野帶江春漠漠,露濕花蔫朝暮薄。
年芳婉娩欲辭人,啼鳥殷勤勸行樂。
提壺真起予,十千美酒當剩沽。
金龜寶貂家所無,持底可過黃公壚。
調(diào)官東來今幾日,謂有公田宜種秫。
朝廷未除私釀律,安得一試焦革術(shù)。
提壺鳥,嘆吾與爾皆悠悠。
君不見長安兩市多高樓,大書酒旆招貴游。
脫聞提壺鳴樹頭,論槽買甕更獻酬。
庶幾此聲知所投,胡為南鄉(xiāng)長滯留,端使北宗狂客羞。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p>
兩市
唐 長安城 中東市、西市的合稱。 隋 名東市曰 都會 ,西市曰 利人 ?!缎绿茣せ抡邆飨隆ぬ锪钭巍罚骸?令孜 語內(nèi)園小兒 尹希復(fù) 、 王士成 等,勸帝籍京師兩市蕃旅、華商寶貨舉送內(nèi)庫,使者監(jiān)閟柜坊茶閣,有來訴者皆杖死 京兆府 ?!薄缎绿茣つ娉紓飨隆で刈跈?quán)》:“ 全忠 以檻車上送京師,兩神策兵縻護。 昭宗 御 延喜樓 受俘, 京兆 尹曳以組練,徇兩市?!?/p>
多高
多高 (duōgāo) 形容很高 very high大書
大書 (dàshū) 曲藝中的一種,如評書、彈詞等 popular stories;storytelling酒旆
酒旆 (jiǔ pèi)繫在酒店門前竹竿上的布條,用於招徠客人。
明.于謙.山行詩:「酒旆搖村舍,鐘聲出寺樓?!?h3>貴游亦作“ 貴游 ”。指無官職的王公貴族。亦泛指顯貴者。《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弟,凡國之貴游子弟學(xué)焉。” 鄭玄 注:“貴游子弟,王公之子弟。游,無官司者?!薄读簳と辶謧餍颉罚骸半拚鼗髅?,光宅區(qū)宇,雖耕耘雅業(yè),傍闡藝文,而成器未廣,志本猶闕,非以鎔范貴游,納諸軌度,思欲式敦讓齒,自家刑國。”《北史·魏收傳》:“見當涂貴游,每以言色相悅?!?唐 韋應(yīng)物 《長安道》詩:“貴游誰最貴, 衛(wèi) 霍 世難比。” 清 黃景仁 《雜詩》:“后門別寒素,前門揖貴游;前后難俱存,終捐舊朋儔。”
見“ 貴游 ”。
賀鑄名句,三鳥詠之一提壺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