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子翚《棄竹夫人》:
愛憎情易遷,感物思郁紆。
念昔未棄捐,嘗侍君子居。
煩襟一披豁,雅抱何清虛。
蹉跎怨時(shí)暮,涼德竟見疏。
飛霜皓中庭,枵然委墻隅。
的皪珠幃深。
熒煌錦茵鋪。
豈不懷舊恩,君心已非初。
當(dāng)年紈扇謠,抱恨同區(qū)區(qū)。
注釋參考
愛憎
愛憎 (àizēng) 愛和恨 love and hate易遷
仙人所居宮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六月十九日有五女人來,第一 易遷 領(lǐng)學(xué)仙妃 趙夫人 ,第二 易遷 左嬪 王夫人 ,第三 易遷 右嬪 劉夫人 ,第四 易遷 都司學(xué) 陶夫人 ,第五 易遷 受學(xué) 李飛華 。” 唐 鄭璧 《文燕潤卿不至》詩:“已知羽駕朝金闕,不用燒蘭望玉京。應(yīng)是 易遷 明月好, 玉皇 留看舞 雙成 ?!?/p>
感物
(1).謂有感于怪異之事?!段倪x·班彪<王命論>》:“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呂公 覩形而進(jìn)女?!?李善 注:“《漢書》曰: 高祖 常從 王媼 、 武負(fù) 貰酒,時(shí)飲醉臥, 武負(fù) 、 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p>
(2).見物興感。 唐 韓愈 《薦士》詩:“念將決焉去,感物增戀嫪?!薄对娍?977年第11期:“即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感物詠志耳?!?/p>
(3).感動(dòng)或感化他物。 漢 班固 《幽通賦》:“精通靈而感物兮,神動(dòng)氣而入微?!薄逗鬂h書·邳彤傳》:“一夫荷戟大呼,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虜伏請降。自上古以來,亦未有感物動(dòng)民其如此者也?!?明 劉基 《書紹興府達(dá)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后》:“政之感人,猶氣之感物也?!?/p>
郁紆
(1).憂思縈繞貌。《文選·曹植<贈(zèng)白馬王彪>詩》:“鬱紆將何念,親愛在離居?!?李周翰 注:“鬱紆,愁思繁也?!?唐 權(quán)德輿 《奉和許閣老》詩:“故國方迢遞,羈愁自鬱紆?!?明 鄭若庸 《玉玦記·送行》:“傷離復(fù)傷離,別后增鬱紆?!?/p>
(2).盤曲迂回貌。 唐 魏徵 《述懷》詩:“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四》:“石峰離立,色青白成紋,態(tài)鬱紆若鏤刻。” 清 周亮工 《金陵覽古詩》序:“故其山鬱紆而妍媚,其水浩瀚而澂鮮?!?/p>
(3).形容煙氣濃郁繚繞。 唐 杜甫 《天池》詩:“鬱紆騰秀氣,蕭瑟浸寒空?!?/p>
(4).殷切委婉。 明 方孝孺 《酒膳奉謝》詩:“袞衣登朝玉陛趨,至尊撫問情鬱紆。”
劉子翚名句,棄竹夫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