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施肩吾《宿干越亭》
琵琶洲上人行絕,干越亭中客思多。
月滿秋江山冷落,不知誰(shuí)問夜如何。
注釋參考
琵琶
琵琶 (pípa) 中國(guó)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shī)琴,頸部有琴柱12個(gè)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shí),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上人
上人 (shàngrén) 舊時(shí)尊稱僧人 Buddhist monk 佛教稱德行高尚的人 sage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指職位高的統(tǒng)治者 high official 上等人 the upper class 農(nóng)工商賈勞苦營(yíng)生,非上人之所為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parents or grand parents 凌駕于他人之上 bully干越
(1). 春秋 時(shí)的 吳國(guó) 和 越國(guó) 。 干 ,亦作 邗 ,本國(guó)名,后為 吳 所滅,故用以稱 吳 ?!肚f子·刻意》:“夫有 干 越 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寳之至也?!?陸德明 釋文:“ 司馬 云:‘干, 吳 也。 吳 越 出善劍也?!福?吳 有谿名 干 谿 , 越 有谿名 若耶 ,并出善鐵,鑄為名劍也?!薄盾髯印駥W(xué)》:“ 干 越 夷 貉 之子,生而同聲,長(zhǎng)而異俗,教使之然也?!?楊倞 注:“ 干 越 猶言 吳 越 也?!焙笠嘤靡灾竸Α?唐 李德裕 《智囊賦》:“韜隨和而不耀,匣干越而寳藏?!?/p>
(2).亭名。在 江西省 余江縣 東南。 唐 劉長(zhǎng)卿 《送李侍御貶鄱陽(yáng)》詩(shī):“ 干越 知何處,云山只向東?!?唐 施肩吾 《宿干越亭》詩(shī):“ 琵琶洲 上行人絶, 干越亭 中客思多。”
客思
客中游子的思緒。 唐 陳子昂 《白帝城懷古》詩(shī):“古木生云際,孤帆出霧中。 川 途去無限,客思坐何窮?!?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禍亂天心厭,流離客思傷。” 元 貢性之 《題畫》詩(shī):“一江春水晚微茫,醉倚篷窗客思長(zhǎng)?!?明 胡其毅 《送洪仲闇還霍丘﹞》詩(shī):“昨夜消息來,山鄉(xiāng)寇為難??退家褵o端,寸心不知亂。”
施肩吾名句,宿干越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