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法曲歌大定,積德重熙有余慶。
出自唐朝白居易《法曲-美列圣,正華聲也》
法曲法曲歌大定,積德重熙有余慶。永徽之人舞而詠,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開元之人樂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慶垂無疆。中宗肅宗復(fù)鴻業(yè),
唐祚中興萬萬葉。法曲法曲合夷歌,夷聲邪亂華聲和。
以亂干和天寶末,明年胡塵犯宮闕。乃知法曲本華風(fēng),
茍能審音與政通。一從胡曲相參錯,不辨興衰與哀樂。
愿求牙曠正華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注釋參考
法曲
一種古代樂曲。 東晉 南北朝 稱作法樂。因其用于佛教法會而得名。原為含有外來音樂成分的西域各族音樂,后與 漢族 的清商樂結(jié)合,并逐漸成為 隋 朝的法曲。其樂器有鐃鈸、鐘、磬、幢簫、琵琶。至 唐 朝又攙雜道曲而發(fā)展至極盛階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 唐 白居易 《江南遇天寶樂叟》詩:“能彈琵琶和法曲,多在 華清 隨至尊。”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好憑一枕游仙夢,暗授千秋法曲音?!?吳梅 《讀吳梅村<秣陵春>樂府》詩:“法曲凄涼誰按拍,不堪流涕説興衰。”參見《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積德
積德 (jīdé) 為求福而做好事(迷信) do good deeds;be given to kindness and charity 積德行善重熙
舊時用以稱頌君主累世圣明。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至於帝皇,遂重熙而累盛?!薄杜f唐書·賈耽傳》:“ 太宗 繼明重熙,柔遠能邇?!?宋 王禹偁 《謝手詔別錄賜生辰國信表》:“伏念臣才非兼濟,運偶重熙?!?王闿運 《哀江南賦》:“蒸重熙以慈馭,祀二百而盂安?!?/p>
有余
有余 (yǒuyú) 有剩余 have enough and to spare;have a surplus 綽綽有余 有零 more than;odd 五十有余白居易名句,法曲-美列圣,正華聲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