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風(fēng)被草木,真氣入苕穎
出自宋代蘇軾《紫團(tuán)參寄王定國》:
谽谺土門口,突兀太行頂。
豈惟團(tuán)紫云,實(shí)自俯倒景。
剛風(fēng)被草木,真氣入苕穎。
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纖攕虎豹鬣,蹙縮龍蛇癭。
蠶頭試小嚼,龜息變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掛戶,半夜珠落井。
灰心寧復(fù)然,汗喘久已靜。
東坡猶故目,北藥致遺秉。
欲持三椏根,往侑九轉(zhuǎn)鼎。
為子置齒頰,豈不賢酒茗。
注釋參考
剛風(fēng)
(1).罡風(fēng)。高天強(qiáng)勁的風(fēng)。 唐 顧況 《曲龍山歌》之二:“愿逐剛風(fēng)騎吏旋,起居按摩參寥天?!薄吨熳诱Z類》卷二:“高山無霜露,卻有雪……道家有‘高處有萬里剛風(fēng)’之説,便是那里?!?宋 范成大 《玉華樓夜醮》詩:“ 紫云 澒洞 千柱 浮,剛風(fēng)八面寒颼飀?!?瞿秋白 《鐵花》:“好一似銅松拂著剛風(fēng),我真愛上了,舍卻不忍。”
(2).指西風(fēng)。《靈樞經(jīng)·九宮八風(fēng)》:“從西方來名曰剛風(fēng)。其傷人也,內(nèi)舍於肺,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燥風(fēng)?!?/p>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p>
(2).指荒野?!俄n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bào)乾坤之施?!?/p>
真氣
(1).人體的元?dú)?,生命活?dòng)的原動(dòng)力。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結(jié)合而成。道教謂為“性命雙修”所得之氣。《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 唐 王維 《賀元元皇帝見真容表》:“臣聞仙祖行化,真氣臨關(guān);圣人降生,祥光滿室?!?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不善養(yǎng)生者,薄節(jié)慎之功,遲吐納之效,厭上藥而用下品,伐真氣而助強(qiáng)陽,根本已危,僵仆無日?!?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三昧上真氣已全,百煉中凡心俱浄。”
(2).指剛正之氣。 清 蔣士銓 《臨川夢·送尉》:“英雄欺世,久之畢竟難瞞,胸中既無真氣蟠,筆下焉能力量完!” 侯方域 《祭吳次尾文》附 清 徐作肅 評:“chan{1|1}綿嗚咽,全是一團(tuán)真氣。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為佳。”
(3).特指帝王的氣象。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吩姡骸?秦王 時(shí)在座,真氣動(dòng)戶牖?!?/p>
苕穎
(1).草花和禾穗。亦泛指植物的花、穗及其莖。 唐 劉禹錫 《畬田作》詩:“蒼蒼一雨后,苕穎如云發(fā)?!?王闿運(yùn) 《桂頌》序:“嗟此桂枝,依柯分命,獨(dú)能苕穎不悴,飛馨流艷?!?/p>
(2).《文選·陸機(jī)〈文賦〉》:“或苕發(fā)穎豎,離眾絶致?!?呂向 注:“謂思得妙音,辭若苕草華發(fā),穎禾秀豎,與眾辭離絶,致於精理?!焙笠蛞浴败娣f”比喻意旨文辭之精妙特出者,或特出之事物。 黃侃 《論學(xué)雜著·禮學(xué)略說》:“羣書之中,搴其苕穎,則 江氏 《周禮疑義舉要》,融會(huì) 鄭 注而參以新説?!?/p>
蘇軾名句,紫團(tuán)參寄王定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二三道士謬告別語,云此潤澤來云軿作者:王洋作品:因與伯氏同一僧話武夷事作詩追寄之
- 楊家妖女去復(fù)入,開元治亂翻覆間作者:程公許作品:涪州荔子園行和友人韻
- 坐看萬里河漢外,移下一天星斗來
- 積雪明遠(yuǎn)峰,寒城鎖春色。作者:李白作品: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zèng)
- 渭水函關(guān)元不遠(yuǎn),著鞭無日涕空橫作者:陸游作品:嘉川舖得檄遂行中夜次小柏
- 所幸異流俗,事物中思惟作者:張繼先作品:和元規(guī)見勉
- 根甘液是真因,都得此丹無價(jià)
- 詩帖布帆猿鳥看,藥煎金鼎鬼神聽。作者:李洞作品:賦得送軒轅先生歸羅浮山
- 淇園既往不足論,渭川徒多未足貴
- 幽尋難屢期,將往誰能獨(dú)作者:蘇頌作品:次韻蔣穎叔同游南屏見惠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