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映輕明,微飆發(fā)含蓄
出自宋代劉子翚《木犀古風(fēng)》:
化工吝幽香,斑斑被花木。
氤氳寒巖桂,高韻蓋群馥。
無人盡日芳,守志何幽獨(dú)。
士介恥求知,女貞慚自鬻。
凄涼楚山秋,樛枝吐金粟。
淺水映輕明,微飆發(fā)含蓄。
樓端靜忽聞,馬上遙相逐。
踟躕為延佇,但見林巒綠。
瓶罌誰折贈(zèng),清芬閟廬屋。
久處不自知,乍至彌郁郁。
客悲芳?xì)q暮,夢繞寒溪曲。
長吟小山詞,古意恐難復(fù)。
注釋參考
淺水
淺水 (qiǎnshuǐ) 水深小到河底地形能影響表面波的水體 shallow water 深度較小的水或淺灘上的水 shoal water輕明
(1).薄而透明。 唐 李商隱 《石榴》詩:“榴枝婀娜榴實(shí)繁,榴膜輕明榴子鮮?!?唐 皮日休 《以紗巾寄魯望因而有作》詩:“掩斂乍疑裁黑霧,輕明渾似戴玄霜?!?/p>
(2).輕麗明媚。 宋 王安石 《鍾山西庵白蓮?fù)ぁ吩姡骸耙捌G輕明非傅粉,秋光清淺不憑材。” 宋 周密 《癸辛雜識(shí)續(xù)集下·虹見井中》:“夏月雨后,虹見於井中,五色俱備,如一匹綵,輕明絢斕,經(jīng)一時(shí)乃消。”
飆發(fā)
亦作“飈發(fā)”。亦作“飇發(fā)”。1.謂迅猛地發(fā)生、興起。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室羅伐悉底國》:“熾焰飈發(fā),焚輕舟,墜王身,入無間獄,備受諸苦。” 曹之騏 《騰越光復(fù)紀(jì)略》:“ 騏 又按辛亥之秋,義師飈發(fā),豪杰之士,乘時(shí)蠭起?!?/p>
(2).指迅猛。《明史·海瑞傳》:“下令飇發(fā)凌厲,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竄他郡以避?!?/p>
(3).形容才思敏捷奔放。《明史·文苑傳一·袁凱》:“ 元 末為府吏,博學(xué)有才辨,議論飇發(fā),往往屈座人。”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 益都 有書生,才氣飈發(fā),頗為雋上?!?清 倪璠 《注釋庾集題辭》:“至於九流七略,海上名山;《游仙》、《步虛》則朝浮紫氣,《麥崖》、《經(jīng)藏》則夜落常星;莫不言若泉涌,思如飈發(fā)?!?/p>
含蓄
含蓄,涵蓄 (hánxù,hánxù) 包容、蘊(yùn)藏于內(nèi)而不顯于外 contain;embody;implict;veiled 她冷靜、含蓄,帶著同情的目光劉子翚名句,木犀古風(fē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