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陶翰《乘潮至漁浦作》:
艤棹乘早潮,潮來如風(fēng)雨。
樟臺忽已隱,界峰莫及睹。
崩騰心為失,浩蕩目無主。
豗忄畫浪始聞,漾漾入魚浦。
云景共澄霽,江山相吞吐。
偉哉造化工,此事從終古。
流沫誠足誡,商歌調(diào)易若。
頗因忠信全,客心猶栩栩。
注釋參考
云景
(1).云和日。《漢書·禮樂志》:“﹝《安世房中歌》:﹞芬樹羽林,云景杳冥?!?顏師古 注:“言所樹羽葆,其盛若林,芬然眾多,仰視高遠(yuǎn),如云日之杳冥也。”《云笈七籤》卷九八:“騰躍云景轅,浮觀霞上空。”云景轅,指云車和日車。
(2).云的景色。 金 元好問 《跋紫微劉尊師所畫山水秋江待渡》詩:“筆頭云景性中天,誰似仙舟有靜緣?!?/p>
云的影翳。 南朝 齊 謝朓 《奉和隨王殿下》之三:“時惟清夏始,云景曖含芳。月陰洞野色,日華麗池光?!?/p>
澄霽
(1).謂天色清朗。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南亭》詩:“時竟夕澄霽,云歸日西馳。” 唐 吳筠 《秋日望倚帝山》詩:“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霽。” 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秋空澄霽,登頂而望。”
(2).指廓清。 曹之騏 《騰越光復(fù)紀(jì)略》:“然以是之故,得所藉手,遂能簫勺羣慝,澄霽大棼?!?/p>
山相
見“ 山中宰相 ”。
吞吐
吞吐 (tūntǔ)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進(jìn)出 swallow and spit;take in and send out in large quantities 這個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萬噸貨物 形容言語文章條理不清,意思含糊 mince the word 吞吐其詞陶翰名句,乘潮至漁浦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