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雖兩途,理義歸乎一
出自宋代戴復古《謝東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詩文雖兩途,理義歸乎一。
鳳騷凡幾變,晚唐諸子出。
本朝師古學,六經(jīng)為世用。
諸公相羽翼,文章還正統(tǒng)。
晦翁講道馀,高吟復超絕。
巽巖許其詩,鳳凰飛處別。
注釋參考
詩文
(1).指詩歌?!段倪x·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望慕結不解,貽爾新詩文?!?李周翰 注:“新詩文,則此詩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曲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p>
(2).指《詩經(jīng)》的文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詩》文弘奧,包韞六義?!?/p>
(3).詩和文。 唐 韓愈 《唐故國子司業(yè)竇公墓志銘》:“尚書於 大歷 初名能為詩文,及公為文,亦最長於詩。” 明 焦竑 《玉堂叢語·任達》:“少孤力學,能詩文,好權略,每論事,輒傾其座人。”《新華文摘》1983年第7期:“嫁一個會種田的男子漢,最好會彈唱,又會做詩文?!?/p>
理義
(1).公理與正義?!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肮世砹x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有人問 袁侍中 曰:‘ 殷仲堪 何如 韓康伯 ?’答曰:‘理義所得,優(yōu)劣乃復未辨?!?宋 葉適 《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其學本於師友,成於理義,輕爵祿而重出處,厚名聞而薄利勢?!?明 海瑞 《興革條例·刑屬》:“小民不顧理義當否,以訟輸為深愧?!?/p>
(2).指社會道德規(guī)范,行事準則?!秴问洗呵铩駥W》:“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於不知理義?!?高誘 注:“不知理義,在君父則不仁不慈,在臣子則不忠不孝?!?/p>
(3).專指儒家的經(jīng)義?!侗笔贰⒎紓鳌罚骸?芳 音義明辨,疑者皆往詢訪,故時人號為 劉石經(jīng) …… 芳 理義精贍,類皆如是。”《文獻通考·經(jīng)籍九》:“ 公羊 、 穀梁 考事甚疏,然理義卻精,此二人乃是經(jīng)生,傳得許多説話,往往不曾見國史。” 清 戴震 《題<惠定宇先生授經(jīng)圖>》:“夫所謂理義,茍可以舍‘經(jīng)’而空憑胸臆,將人人鑿空得之,奚有於經(jīng)學之云乎哉?”
戴復古名句,謝東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