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普《孟子詭遇獲禽》:
詭遇背馳先自失,丘陵之獲亦何為。
彼哉舍已徇於物,所得安能直所遺。
注釋參考
詭遇
(1).謂違背禮法,驅(qū)車橫射禽獸?!睹献印る墓隆罚骸拔釣橹段荫Y驅(qū),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 趙岐 注:“橫而射之,曰詭遇,非禮之射,則能獲十?!?朱熹 集注:“詭遇,不正而與禽遇也?!?漢 劉向 《說苑·修文》:“不失其馳,不抵禽,不詭遇,逐不出防,此苗獮蒐狩之義也?!?漢 張衡 《東京賦》:“馭不詭遇,射不翦毛?!?/p>
(2).比喻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稳プ非蟆⑷〉媚撤N東西。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釋爭》:“是故 孟之反 以不伐獲圣人之譽, 管叔 以辭賞受嘉重之賜,夫豈詭遇以求之哉,乃純德自然之所合也?!?唐 白居易 《適意》詩之二:“直道速我尤,詭遇非吾志?!?景耀月 《古詩》:“詭遇謀人國,隘者或見丑。”
背馳
背馳 (bèichí) 背道而馳 run counter to 這兩個人的主張正相背馳自失
(1).因感空虛、不足而內(nèi)心若有所失。《列子·仲尼》:“ 子貢 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薄妒酚洝と照吡袀鳌罚骸?宋忠 賈誼 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 赴勢公子 勃然自失,肅爾改容。”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舉賢》:“ 太宗 嘗問侍臣曰:‘朕子弟孰賢?’ 魏徵 對曰:‘臣愚不能盡知,唯 霍王元軌 ,數(shù)與臣言,臣未嘗不自失?!?/p>
(2).自己失去時機。 明 劉基 《諭甌栝父老文》:“惟父老審圖之,無自失?!?/p>
(3).失身?!兑住け取罚骸氨戎詢?nèi),不自失也。” 程頤 傳:“二雖中正,質(zhì)柔體順,故有貞吉自失之戒,戒之自守,以待上之求?!?/p>
(4).自己逃逸。失,通“ 逸 ”?!肚f子·應(yīng)帝王》:“明日又與之見 壺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p>
丘陵
丘陵 (qiūlíng) 地形的一種,指地勢起伏不平,連接成大片的小山 hills 穿過一片丘陵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何為
為什么,何故?!秶Z·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江河百谷,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dāng)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蛟唬骸?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詢問?!逗鬂h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仆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jié)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chǎn)》:“ 子產(chǎn)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chǎn)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p>
陳普名句,孟子詭遇獲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