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梁園吟》:
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jìn)波連山。
。
天長水闊厭遠(yuǎn)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yáng)洪波”。
。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yuǎn)西歸安可得!。
人生達(dá)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
玉盤楊梅為君設(shè),吳鹽如花皎白雪。
。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xué)夷齊事高潔。
。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
。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云。
。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馀汴水東流海。
。
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
。
歌且謠,意方遠(yuǎn)。
。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jì)蒼生未應(yīng)晚。
注釋參考
黃河
黃河 (Huáng Hé) 中國第二長河,發(fā)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jīng)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dá)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the Yellow River (Huanghe River)京闕
指皇宮。亦借指京城。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驅(qū)馬城西阿,遙眺想京闕?!?唐 李白 《梁園吟》:“我浮 黃河 去京闕,掛席欲進(jìn)波連山。” 明 皇甫涍 《送周氏》詩:“回首望京闕,能不惻中情。” 陳毅 《開國小言》詩:“ 天安門 上望,京闕煥新采?!?/p>
掛席
亦作“掛席”。猶掛帆。《文選·謝靈運(yùn)<游赤石進(jìn)帆海>》詩:“揚(yáng)帆采石華,掛席拾海月。” 李善 注:“揚(yáng)帆、掛席,其義一也?!?唐 孟浩然 《晚泊潯陽望廬山》詩:“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宋 蘇軾 《歸朝歡·和蘇堅(jiān)伯固》詞:“明日西風(fēng)還掛席,唱我新詞淚沾臆?!?郁達(dá)夫 《己未秋應(yīng)外交官試被斥倉卒東行》詩:“明朝掛席 扶桑 去,回首中原事渺茫?!?/p>
波連
猶牽連。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じC逃》:“逃人不宜有窩,有窩則一家流徙,十家長隣佑地方均受波連?!?/p>
李白名句,梁園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