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晉陸機《赴洛道中作詩》:
總轡登長路。
嗚咽辭密親。
借問子何之。
世網(wǎng)嬰我身。
永嘆遵北渚。
遺思結南津。
行行遂已遠。
野途曠無人。
山澤紛紆余。
林薄杳阡眠。
虎嘯深谷底。
雞鳴高樹巔。
哀風中夜流。
孤獸更我前。
悲情觸物感。
沈思郁纏{1-1}綿。
佇立望故鄉(xiāng)。
顧影凄自憐。
注釋參考
總轡
(1).控制韁繩。《晉書·王接傳》:“夫騂駵不總轡,則非 造父 之肆;明月不流光,則非 隨侯 之掌?!?唐 僧鸞 《苦熱行》:“煙島摶鵬嚲雙翅, 羲和 赫怒強總轡。”
(2).喻掌握綱要。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是以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并駕齊驅,而一轂統(tǒng)輻;馭文之法,有似於此。去留隨心,修短在手,齊其步驟,總轡而已。”
(3).猶系馬。謂停駐。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總轡遐路,則有前言之艱;懸鞌陋宇,則有后慮之戒?!?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洞過水》:“ 樂平郡 有 受陽縣 , 盧諶 《征艱賦》所謂歷 受陽 而總轡者也。” 明 夏完淳 《謝益壽游覽》詩:“總轡大野間,徙倚隨物化?!?/p>
長路
遠路。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敦煌曲子詞·菩薩蠻》:“唯念離別苦,努力登長路?!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四:“只見途間一人頭戴氈笠,身背皮囊,滿身灰塵,是個慣走長路的模樣。”
陸機名句,赴洛道中作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