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朱慶馀《震為蒼筤竹》:
為擢東方秀,修然異眾筠。
青蒼才映粉,蒙密正含春。
嫩籜沾微雨,幽根絕細(xì)塵。
乍憐分徑小,偏覺帶煙新。
結(jié)實(shí)皆留鳳,垂陰似庇人。
顧唯竿在手,深水掛赪鱗。
注釋參考
青蒼
(1).深青色。常用以形容樹色、山色、天色、水色等。 唐 劉眘虛 《暮秋揚(yáng)子江寄孟浩然》詩:“林山相晚暮,天??涨嗌n?!?清 吳敏樹 《新修呂仙亭記》:“由亭中以望,凡 岳陽樓 所見,無弗同者,而青蒼秀映之狀,幽賞者又宜之?!?周立波 《民兵》:“近山淋著雨,青松和楠竹顯得更青蒼?!?/p>
(2).借指山林。 宋 陸游 《過石靈三峰》詩之一:“拔地青蒼五千仞,勞渠蟠屈小詩中。” 宋 秦觀 《同子瞻賦游惠山》:“輟棹縱幽討,籃輿入青蒼?!?/p>
(3).借指天。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鉤陳裹巖谷,文陛壓青蒼。” 唐 溫庭筠 《太液池歌》:“平碧淺春映緑塘,云容雨態(tài)連青蒼?!鼻?,一本作“ 春 ”。
蒙密
茂密;茂密的草木。 南朝 宋 范曄 《樂游應(yīng)詔詩》:“遵渚攀蒙密,隨山上嶇嶔?!?北周 庾信 《小園賦》:“撥蒙密兮見牕,行欹斜兮得路。”《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七年》:“草木蒙密,地氣鬱蒸?!?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申氏》:“見垣下禾黍蒙密?!?/p>
含春
(1).含著春色。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列燈賦》:“草含春而動(dòng)色,云飛采而輕來?!?隋 江總 《三善殿夜望山燈》詩:“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2).指帶著笑容。《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太太滿臉含春説道:‘好叫老爺?shù)弥?,倆媳婦都有了喜了。老爺説可樂不可樂?’”《明珠緣》第四一回:“盈盈粉面媚含春,疑是凌波出 洛神 ?!?/p>
(3).帶著春意。猶懷春。 五代 牛希濟(jì) 《臨江仙》詞:“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朱慶馀名句,震為蒼筤竹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