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感春十三首》:
致酒傍修竹,竹風(fēng)吹我衣。
臨觴曷不樂,感此盛與衰。
昔我池邊柳,北風(fēng)無完枝。
春芽忽可擷,弱弱不自持。
榮枯兩相召,念此能幾時(shí)。
要終必復(fù)始,惜我芳華姿。
自古無如何,悲歌欲何為。
聊進(jìn)杯中物,日醉以為期。
注釋參考
臨觴
猶言面對著酒。觴,酒杯。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左右惟僕隸,所對惟妻子,高談無所與陳,發(fā)義無所與展,未嘗不聞樂而拊心,臨觴而嘆息也?!?晉 陸機(jī) 《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臨觴?!?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七:“臨觴忽不飲,憶我平生歡?!?宋 蘇軾 《勸履常飲》詩:“我本不畏酒,臨觴未嘗訴。” 蘇曼殊 《燕子龕隨筆》引 劉三 詩:“記得臨觴嗚咽,忽忽三日魂銷?!?/p>
張耒名句,感春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