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松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笑柳與蒲。
出自宋朝蘇軾《游靈隱寺得來(lái)詩(shī)復(fù)用前韻》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wú)。
屋堆黃金斗量珠,運(yùn)盡不勞折簡(jiǎn)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宮闕留與閑人娛。
盛衰哀樂(lè)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郁紆。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ài)靈隱飛來(lái)孤。
喬松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笑柳與蒲。
高堂會(huì)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清風(fēng)時(shí)來(lái)驚睡余,遂超羲皇傲幾蘧。
歸時(shí)棲鴉正畢逋,孤煙落日不可摹。
注釋參考
喬松
(1).高大的松樹?!对?shī)·鄭風(fēng)·山有扶蘇》:“山有喬松,隰有游龍?!?漢 馬融 《廣成頌》:“陵喬松,履脩樠;踔?jǐn)嵵?,杪?biāo)端;尾蒼蜼,掎玄猨;木產(chǎn)盡,寓屬單。” 明 沉鯨 《雙珠記·人珠還合》:“特俾絲蘿,得附喬松?!?/p>
(2).古代傳說(shuō)中 王子喬 和 赤松子 的并稱。兩人均為傳說(shuō)中的仙人?!稇?zhàn)國(guó)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時(shí)歸相印,讓賢者授之,必有 伯夷 之廉,長(zhǎng)為 應(yīng)侯 ,世世稱孤,而有 喬 松 之壽。”《三國(guó)志·魏志·董昭傳》:“居有 泰山 之固,身為 喬 松 之偶?!薄度龂?guó)演義》第一○二回:“但存忠孝節(jié),何必壽 喬 松 ?!?/p>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yuǎn)。 漢 枚乘 《七發(fā)》:“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shī):“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shī):“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薄侗笔贰の饔騻鳌ば≡率蠂?guó)》:“其( 小月氏國(guó)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
(2).牽船的篾纜?!端螘ぶ斐瘋鳌罚骸皶r(shí)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shī)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shuí)家上瀨船?!?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shī)舟行多用百丈,問(wèn)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薄缎咽篮阊浴お?dú)孤生歸途鬧夢(mèng)》:“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fēng),方使得布帆,風(fēng)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lái)就是縴子?!?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p>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shī):“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hào),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髯須
見“ 髯鬚 ”。
亦作“ 髯須 ”。亦作“髥鬚”。1.胡子。 宋 蘇軾 《游靈隱寺得來(lái)詩(shī)》詩(shī):“喬松百丈蒼髥鬚,擾擾下笑柳與蒲?!?宋 劉斧 《青瑣高議別集·盧載》:“有友人 王生 謂公曰:‘其應(yīng)主吉?!懫涔剩唬骸ン?,其頭銜已異矣;不去髯鬚,亦不落之義也。’” 清 王士禛 《故明景帝陵懷古》詩(shī):“殘碑滅沒(méi)牛礪角,石玃橫臥蒼髥鬚?!?/p>
(2).指主簿之職。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二:“外史《檮杌》: 王建 借 蜀 以上封事, 李景 為 眉山 主簿,其制略曰:‘旌其忠藎之心,委以髯須之職。’注云:‘《古今注》:羊,一名髯須主簿?!?/p>
擾擾
擾擾 (rǎorǎo) 形容紛亂的樣子 be thrown into confusion 綠云擾擾,梳曉鬟也?!啤?杜牧《阿房宮賦》蘇軾名句,游靈隱寺得來(lái)詩(shī)復(fù)用前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異常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