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
出自明代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
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
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
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
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
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與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請就死于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于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釋參考
欲以
欲以 (yùyǐ) 即“欲以(之)”,想借(此) want to take(this) 侯生…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妒酚洝の汗恿袀鳌?欲以動上意。(即“欲以之動上意”的省略。)——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王世貞名句,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