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jiān)《謝人惠貓頭筍》:
長(zhǎng)沙一月煨鞭筍,鸚鵡洲前人未知。
走送煩公助湯餅,貓頭突兀想穿籬。
注釋參考
走送
浙 東舊俗?;榧奕?,女家送親人將新娘送至男家門前即返回,謂之“走送”。 宋 吳自牧 《夢(mèng)粱錄·嫁娶》:“其家委親戚接待女氏親家,及親送客會(huì)湯次拂備酒四盞款待。若論 浙 東,以親送客急三杯或五盞而回,名曰‘走送’。”
公助
①共同資助:社會(huì)~。②國(guó)家資助:這是一座民辦~的學(xué)校。湯餅
(1).水煮的面食。《釋名·釋飲食》:“蒸餅、湯餅、蝎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薄冻鯇W(xué)記》卷二六引 晉 束晳 《餅賦》:“玄冬猛寒,清晨之會(huì),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虛解戰(zhàn),湯餅為最。” 宋 黃朝英 《緗素雜記·湯餅》:“余謂凡以麪為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羹湯者,有‘湯餅’之意存焉。古無‘麵’字,凡麺食一概都叫作‘餅’?!?/p>
(2).指湯餅會(huì)。 清 胡鳴玉 《訂訛雜錄·湯餅》:“生兒三日會(huì)客,名曰湯餅?!?清 唐孫華 《賀王冰庵太守納姬》詩(shī)之二:“明年湯餅應(yīng)呼我,帶醉題麞一笑譁?!眳⒁姟?湯餅會(huì) ”。
貓頭
筍的別名。 宋 黃庭堅(jiān) 《謝人惠貓兒頭筍》詩(shī):“走送煩公助湯餅,貓頭突兀想穿籬。” 宋 陳師道 《寄潭州張蕓叟》詩(shī)之一:“秋盤堆鴨腳,春味薦貓頭。”一本作“ 貓頭 ”。
(1).毛筍的別名。 宋 陳師道 《寄潭州張蕓叟》詩(shī)之一:“秋盤堆鴨腳,春味薦貓頭?!?/p>
(2).即貓頭鷹。
突兀
突兀 (tūwù) 突然變化的 abrupt 平原過去了,面前山巒世界突兀而起 高聳的 towering;lofty 何時(shí)眼前突兀見此屋?!啤?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蒼然突兀?!鳌?顧炎武《復(fù)庵記》 突兀的山石 突然 sudden 事情來得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出乎意料 unexpected想穿
看破;看透?!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一回:“其實(shí)那古人的魂靈,已經(jīng)不知散到那里去了。想穿了真是笑得死人!”
黃庭堅(jiān)名句,謝人惠貓頭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