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善漣《仙都石筍》:
崑崙失卻大龍?bào)?,迸出層巖一角寒。
初日煙霞翻錦籜,九天風(fēng)露混瑯玕。
香涵老翠山靈護(hù),根透鴻蒙地軸安。
天柱直疑為竹祖,仙翁圖作子孫看。
注釋參考
天柱
(1).古代神話(huà)中的支天之柱?!痘茨献印椥斡?xùn)》:“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zhēng)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維絶?!薄渡癞惤?jīng)·中荒經(jīng)》:“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地勢(shì)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詩(shī):“黨徒們呀,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lái)!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碰壞!”
(2).比喻負(fù)重任者。 田漢 《關(guān)漢卿》第五場(chǎng):“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正氣歌》,才知道現(xiàn)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天柱,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
(3).耳的別名?!短接[》卷三六六引《長(zhǎng)沙耆舊傳》:“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相師曰:‘耳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4).山名。在 山東 平度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山東七·萊州府》:“ 天柱山 ,州( 平度州 )北五十里,絶頂巉巖,聳立如柱?!?/p>
(5).山名。又名 霍山 。在今 安徽 。 西漢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 武帝 南巡,登其山,號(hào)為南岳,即此?!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上巡 南郡 ,至 江陵 而東,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 裴駰 集解引 應(yīng)劭 曰:“ 潛縣 屬 廬江 , 南岳 霍山 也?!?/p>
(6).山名。在 浙江省 余杭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滌山 ﹞其右為 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為第五十七福地?!?/p>
(7).山名。 陜西 岐山 的別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陜西四·鳳翔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p>
(8).星名。屬于東方七宿中的角宿。《晉書(shū)·天文志上》:“三臺(tái)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薄缎墙?jīng)》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nèi),近東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p>
竹祖
帶有筍芽的竹鞭。亦借指老竹。 唐 杜牧 《川守大夫劉公早歲寓居敦行里肆有題壁十韻》:“林繁輕竹祖,樹(shù)暗惜桐孫?!?唐 皮日休 《重玄寺元達(dá)年逾八十好種名藥》詩(shī)之一:“藥名卻笑 桐君 少,年紀(jì)翻嫌竹祖低。” 宋 楊萬(wàn)里 《都下食筍自十一月至四月戲題》詩(shī):“竹祖龍孫 渭 上居,供儂尊俎半年餘?!?/p>
仙翁
(1).稱(chēng)男性神仙,仙人。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臺(tái)呈劉明府》詩(shī):“關(guān)門(mén)令尹誰(shuí)能識(shí)?河上仙翁去不回?!?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鄭魁銘研詩(shī)》:“仙翁種玉芝,耕得紫玻璃。”《西湖佳話(huà)·葛嶺仙跡》:“神異如此,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p>
(2).對(duì)道官的敬稱(chēng)。 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仙翁拜揖,念小生與仙翁素乏平生,何以見(jiàn)顧?”
子孫
子孫 (zǐsūn) 兒子和孫子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列子·湯問(wèn)》 泛指后代 descendants;offspring;posterity 子孫相繼為王。——《戰(zhàn)國(guó)策·趙策》 子孫侯者。 人主之子孫。 遠(yuǎn)者及其子孫。趙善漣名句,仙都石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