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蹤舊是香林下,余燼今成火宅中
出自唐代皎然《兵后經(jīng)永安法空寺寄悟禪師(其寺賊所焚)》:
常說人間法自空,何言出世法還同。
微蹤舊是香林下,余燼今成火宅中。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樹色起悲風(fēng)。
吾知世代相看盡,誰悟浮生似影公。
注釋參考
香林
(1).花木林。 南朝 宋 沉懷遠(yuǎn) 《南越志》:“ 盆元縣 利山 上多香林?!?/p>
(2).禪林。 唐 儲(chǔ)光羲 《題眄上人禪居》詩:“江流映朱戶,山鳥鳴香林?!?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zèng)陳十六所居》詩:“徘徊龍象側(cè),始見香林花?!?劉開揚(yáng) 箋注:“香林稱佛寺?!?宋 蘇軾 《贈(zèng)詩僧道通》詩:“香林乍喜聞薝卜,古井惟愁斷轆轤?!?/p>
余燼
余燼 (yújìn) 灰燼,尤指被火燒剩的灰燼 ash 被消滅物體的殘余 ember 劫后余燼火宅
佛教語。多用以比喻充滿眾苦的塵世?!斗ㄈA經(jīng)·譬喻品》:“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所燒,我皆拔濟(jì)。” 南朝 梁武帝 《寶亮法師<涅槃義疏>序》:“救灼燒於火宅,拯沉溺於浪海。” 唐 白居易 《贈(zèng)曇禪師》詩:“欲知火宅焚燒苦,方寸如今化作灰?!?魯迅 《野草·死火》:“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疑這才從火宅中出。”
皎然名句,兵后經(jīng)永安法空寺寄悟禪師(其寺賊所焚)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