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
晉獻(xiàn)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痹唬骸叭粍t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謂我欲弒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辭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伯氏茍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痹侔莼?,乃卒。是以為恭世子也。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晉獻(xiàn)公要殺死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魯耳對申生說:“王怎么不把心中的委屈向父親表明呢?”世子說:“不行。君王要有驪姬才舒服,我要是揭發(fā)她對我的誣陷,那就太傷老人家的心了?!濒敹终f:“既然這樣,那么王何不逃敢呢?”世子說:“不行。君王認(rèn)準(zhǔn)我要謀害他。天下哪有沒有父親的國家呢?(誰會收留背著弒父罪名的人)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申生派人去向師傅狐突訣別說:“申生有罪,沒有聽從您的教導(dǎo),以至難免一死。申生不敢貪生怕死。然而,我的國君老了,他的愛子奚齊還年幼,國家將會多災(zāi)多難。您不出來為國君謀劃政事也就罷了,如果您出來為國君籌劃政事,申生雖死也蒙受您的恩惠?!庇谑前萘藘砂?,叩了頭,就自殺了。因此他的謚號為“恭世子”。
注太
①晉獻(xiàn)公:晉國國君。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世子:又稱太子,是天子或諸侯的嫡長子,君位繼承人。申生:晉獻(xiàn)公嫡長子,夫人齊姜所生。獻(xiàn)公寵妾驪姬生子奚齊,驪姬恃寵欲廢申生而立奚齊,借獻(xiàn)公出外打獵之時,驪姬讓太子申生去曲沃祭祀其生母,太子把祭肉祭酒帶回獻(xiàn)給獻(xiàn)公,驪姬在酒肉里下了毒藥,待獻(xiàn)公打獵回來獻(xiàn)上去,以酒祭地,土突起;以肉飼犬,犬死。驪姬誣陷太子弒父。獻(xiàn)公聽信讒言,逼迫申生自縊。公子魯耳、夷吾也被牽連,為避禍而出逃。
②魯耳:申生異母弟,即晉文公。
③盍(hé):通“何”,何不。
④安:安逸,安適,舒服。
⑤何行如之:到哪里去呢?如,到……去。
⑥辭:辭別,訣別。
狐突:姓狐,名突,字伯行,申生的師傅,魯耳的外祖父。
⑦伯氏:對狐突的敬稱。念:記住。伯氏之言:魯閔公二年,晉獻(xiàn)公命申生領(lǐng)兵伐東山皋落氏(赤狄別種,在今山西垣曲東南),狐突勸申生乘機出逃,申生沒有采納他的意見。
⑧愛其死:吝惜其死。
⑨子:君之子,指驪姬之子奚齊,時年六歲。國家多難:申生預(yù)料死后,其弟兄將因爭奪君位而相互殘殺。“伯氏”二句:是兩個相關(guān)的假設(shè)句。不出:狐突勸申生出逃,申生沒有聽從,狐突在伐東山皋落氏以后,就推托有病,在家不出。圖吾君:為吾君圖。圖,謀劃,策劃。賜:恩惠?;祝哼殿^到地,最恭敬的跪拜禮。恭:申生的謚號?!肮А笔蔷错樖律系囊馑?。申生明知父命是錯誤的,卻仍然順從而自殺,所以謚“恭”。
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問答
問:《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的作者是誰?
答: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的作者是佚名
問: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是先秦的作品
問: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是什么體裁?
答:文言文
問:晉獻(xiàn)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晉獻(xiàn)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出自 先秦佚名的《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
問:晉獻(xiàn)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晉獻(xiàn)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的下一句是 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賞析
這篇150字的短文,沒有議論,沒有說教,甚至沒有一句客觀的描述和抒情的詞語,有的只是一段對話,一段獨白,完全通過人物自己的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然而,它卻寫得委婉曲折,血淚交織,十分動情。
晉獻(xiàn)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使自己親生兒子奚齊能繼承君位就誣陷太子,說太子要謀殺其父獻(xiàn)公,獻(xiàn)公輕信驪姬,逼迫太子申生自盡。申生在被讒蒙冤的情況下,既不申辯以傷君父之心,也不出逃以揚君父之過,終于含冤自殺。文章頭一句“晉獻(xiàn)公將殺其世子申生”,開始就造成一種恐怖、緊張而充滿懸念的氣氛。驪姬因陰謀得逞而偷著樂的得意神情,老而昏聵的獻(xiàn)公要殺親子的憤怒與沉痛,盡在不言中。而申生眾多的兄弟們,滿朝的文武大臣們,親者,仇者又會有什么反應(yīng)?申生自己有什么反應(yīng)?都令讀者產(chǎn)生懸念。然而被殺者申生卻坦然自若,從容面對死亡。作者把殘酷的環(huán)境與申生坦然的心境加以強烈地對比,并在對比的反差中,揭示人物的忠孝之心,塑造人物的形象。先是重耳與申生的對話。申生對重耳的“盍言”、“盍行”的回答,一不辯白,是怕傷老父的心;二不出走,是怕?lián)P父之過。一般情況下的忠孝,不會引人注目;兒子蒙受親生父親的冤屈,能無怨無恨,從容就死,就不能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說申生與重耳的對話,表現(xiàn)了申生盡忠盡孝于生前;那么,申生派人代表他與老師狐突的訣別辭,乃是盡忠孝于身后?!安稀倍?,表明申生在臨死前,念念不忘的還是君國,想的還是在自己死后賢士大夫如何幫助君上治國安邦。“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边@十個字,既表現(xiàn)了他臨死前的清醒認(rèn)識,也顯示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憂患以及對老父、幼弟的深切關(guān)愛。飽含感情,一字一淚。這種愚忠愚孝,今天看來,過于迂腐,未免可笑,但此文之所以催人淚下,似乎也正在于一個“愚”字。
- 遣興久矣微官絆此身,柴車歸老亦逢辰。阮咸臥摘孤風(fēng)在,白墮閑傾一笑新。萬里馳驅(qū)曾遠(yuǎn)戍,六朝涵養(yǎng)忝遺民。清閑即是桃源境,常笑淵明欲問津。
- 新秋即事池塘高柳噪新蟬,庭館秋風(fēng)初入弦。撫罷瑤琴金井畔,不堪梧吉落翩翩。
- 玉京山 繼重陽韻慷慨男兒跳出來。名韁并利鎖,豁然開。宜乎了干死生災(zāi)。超彼岸,休望再頭回。師父教方催。道裝當(dāng)結(jié)裹、沒心推。任教妻子哭哀哀。關(guān)西去,做個駕云材。
- 延祥寺雷雨隨車上寶坊,僧夸山味最悠長。地靈終日無塵到,天凈常時見海光。神雀羽毛多隱晦,臥龍頭角本軒昂。石樓本是通仙路,十里香燈屬梵王。
- 生查子清歌憶去年,共唱秦樓曲。門外月橫波,帳里人如玉。秋風(fēng)吹彩云,夢斷驚難續(xù)。別調(diào)不堪聞,紅淚銷殘燭。
- 送王深道歸黃巖云霞居并簡李微之周子靖吳毅之子云霞居,地隔千萬山。三年三過我,一見一開顏。袖出西游編,字字破天慳。可憐東門享,不及海上閒。后會不可期,天步方艱難。贈別可言無,鳥倦宜知還。白發(fā)暮倚閭,山空水潺潺。道逢兩倫魁,風(fēng)采照人寰。出處各有適,為問二者間。李周兩太史,筆削凜二班。為問靜中得,何方濟時艱。老我疾病馀,癙尤涕空潸?;匮憧杉臅?,勿諉殆且煩。
- 少年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直登宣室螭頭上,橫過甘泉豹尾中。別館覺來云雨夢,后門歸去蕙蘭叢。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zhuǎn)蓬。
- 庚戍正月三,約同舍游西湖十首樹生石上土全無,只見青蔥不見枯。好在冷泉亭下水,為渠憑檻數(shù)游魚。
- 張安道樂全堂列子御風(fēng)殊不惡,猶被莊生譏數(shù)數(shù)。步兵飲酒中散琴,于此得全非至樂。樂全居士全于天,維摩丈室空翛然。平生痛飲今不飲,無琴不獨琴無弦。我公天與英雄表,龍章鳳姿照魚鳥。但令端委坐廟堂,北狄西戎談笑了。如今老去苦思?xì)w,小字親書寄我詩。試問樂全全底事,無全何處更相虧。
- 林和叔山園九詠細(xì)香翠莖綠蔭散高岡,老氣崢嶸耐雪霜。不獨清虛符有德,紫繃才脫便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