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繆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一把柴火扎得緊,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什么夜晚?見這好人真歡欣。要問你啊要問你,將這好人怎樣親?
一捆牧草扎得多,東南三星正閃爍。今夜究竟是什么夜晚?遇這良辰真快活。要問你啊要問你,拿這良辰怎么過?
一束荊條緊緊捆,天邊三星照在門。今夜究竟是什么夜晚?見這美人真興奮。要問你啊要問你,將這美人怎樣疼?
題解
賀婚者鬧新房時唱的歌。
注釋
綢(chóu)繆(móu):纏繞,捆束。猶纏綿也。束薪:喻夫婦同心,情意纏綿,后成為婚姻禮。薪:《詩經》中大部分關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漢廣》“翹翹錯薪”,《南山》“析薪如之何”。
三星:即參星,主要由三顆星組成。
良人:丈夫,指新郎。
子兮(xī):你呀。
芻(chú 除):喂牲口的青草。
隅(yú):指東南角。
邂(xiè)逅(hòu):即解媾,解,悅也。原意男女和合愛悅,這里指志趣相投的人。
楚:荊條。
戶:門。
粲(càn):漂亮的人,指新娘。
綢繆問答
問:《綢繆》的作者是誰?
答:綢繆的作者是佚名
問:綢繆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綢繆是先秦的作品
問:綢繆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國風·唐風
問: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出自 先秦佚名的《綢繆》
問: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的下一句是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綢繆賞析
詩文每章的頭兩句是起興,當是詩人所見。
下兩章“束芻”、“束楚”同“束薪”。又參星黃昏后始見于西方天空。故知“綢繆束薪,三星在天”兩句點明了婚事及婚禮時間?!霸谔臁迸c下兩章“在隅”、“在戶”是以三星移動表示時間推移,“隅”指東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在戶”則指“至夜半”。
三章合起來可知婚禮進行時間——即從黃昏至半夜。后四句是以玩笑的話來調侃這對新婚夫婦:“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如此良人(粲者)何!”問他或她在這千金一刻的良宵,見著自己的心上人,將是如何親昵對方,盡情享受這幸福的初婚的歡樂。語言活脫風趣,極富有生活氣息。其中特別是“今夕何夕”之問,含蓄而俏皮,表現出由于一時驚喜,竟至忘乎所以,連日子也記不起的極興奮的心理狀態(tài),對后世影響頗大,詩人往往借以表達突如其來的歡愉之情,特別是男女之間的情愛。
此詩每小節(jié)的后四句頗值得玩味,詩人以平淡之語,寫常見之事,抒普通之情,卻使人感到神情逼真,似乎身臨其境,親見其人,領受到鬧新房的歡樂滋味,見到了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美麗的新娘,以及陶醉于幸福之中幾至忘乎所以的新郎。這充分顯示了民間詩人的創(chuàng)造力。
從整體上看這首詩好像洞房花燭夜新婚夫妻在逗趣,具有祝福調侃的意味,非常溫馨、甜蜜。在這千金一刻的良宵,見著自己的心上人,將如何盡情享受這新婚的歡樂。語言活脫風趣,極富有生活氣息。特別是 “今夕何夕”之問,含蓄而俏皮,表現出由于一時驚喜,竟至忘乎所以,連日子也記不起了的心理狀態(tài)。
- 夜坐偶成蕭蕭秋夜涼,明月入我戶。攬衣起中庭,仰見牛與女。坐久寒露下,悲風動紈素。不遇王子喬,此意誰與語。
- 水龍吟(次利漕范右司韻)四年留蜀無補,好是求歸得去。風帆百尺,煙波萬里,寧辭掀舞。楚尾吳頭,我家何在,西山南浦。想珠簾畫棟,倚闌凝望,依然卷云飛雨。最好九霞光處。見當時、結知明主。冰霜節(jié)操,斗星詞采,羽儀朝路。邂逅開懷,等閑分手,滿斟綠醑。道日邊好語,相將飛下,有人知否。
- 雜興硯傳百歲璽闕角,筆擅一時錐出囊。紙欲窮時瘦蛟舉,已看雷雨跨蒼茫。
- 春晚綠野秀詩雨過川原上,凝眸送晚春。韶光銷欲盡,野色望來新。天末迷藍嶂,江湄亂麴塵。重楊難認影,幽鷺莫藏身。遠接天開幕,晴和草展茵。明時四郊靜,凌亂踏青人。
- 念奴嬌(重九席上)龍山何處,記當年高會,重陽佳節(jié)。誰與老兵供一笑,落帽參軍華發(fā)。莫倚忘懷,西風也會,點檢尊前客。凄涼今古,眼中三兩飛蝶。須信采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愛說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勞聲切。試把空杯,翁還肯道,何必杯中物。臨風一笑,請翁同醉今夕。
-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山縣寒儒守一經,出山姓字各芳馨。要令天下消兵氣,爭說湘中聚德星。舊雨三年精化碧,孤燈五夜眼常青。書生自有平成量,地脈何曾獨效靈!
- 寄題時氏小飛來三首曠士無時不愛山,卻嫌庭戶少巑屼。何年劫火留遺斷,便作北高峰下看。
- 寄題張欽夫春風樓樂齊先生了張子,獨立春風望洙泗。四海無人萬古空,詠歌一聲滿天地。不應東閣勝東山,浮云於渠了不關。只余平生醫(yī)國手,未忍旁觀縮袖間。樓中古書積至半,樓外春江綠如酒。權門得似圣門寒,萬波橫流獨回首。向來沂上瑟聲希,由求相顧只心知。至今留取一轉語,不吞何詠亦何歸。
- 贈常州報恩長老碧玉碗盛紅瑪瑙,井花水養(yǎng)石菖蒲。也知法供無窮盡,試問禪師得飽無。薦福老懷真巧便,凈慈兩本更尖新。憑師為作鐵門限,準備人間請話人。
- 青玉案(再和)王孫陌上春風E649。蕊珠宴、云軿從。歸去笙歌常醉擁。蠟殘花炬,月侵冰簟,慣作涼堂夢。玉人勸客釵斜鳳。條脫擎杯腕嫌重。燕子入簾飛畫棟。雨余深院,漏催清夜,更軋秦箏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