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峰問答
問:《十二峰》的作者是誰?
答:十二峰的作者是蘇泂
問:十二峰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十二峰是宋代的作品
問:畫圖曾識巫山面,今日親臨十二峰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畫圖曾識巫山面,今日親臨十二峰 出自 宋代蘇泂的《十二峰》
問:畫圖曾識巫山面,今日親臨十二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畫圖曾識巫山面,今日親臨十二峰 的下一句是 萬里平生無此夢,卻疑身在畫圖中。
問:出自蘇泂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泂名句大全
- 玉真公主山居山北天泉苑,山西鳳女家。不言沁園好,獨(dú)隱武陵花。
- 滿庭芳今日榮華,前生福善,悟來更好重修。百年光景,生滅水浮漚。販骨無休歇,勸未盡、又遭愁。然嗟人世,忙忙造業(yè),幾個肯抽頭。清閑歸物外,逍遙獨(dú)步,身內(nèi)閑搜。把汞鉛顛倒,性月如秋。直待功成行滿,超三界、永列仙儔。乘云去,真容不朽,免再臥荒丘。
- 宿北巖院車馬紛紛送入朝,北巖燈火夜無聊。中年到處難為別,也似初程宿灞橋。
- 秋山二首休道秋山索莫人,四時各自一番新。西風(fēng)盡有東風(fēng)手,柿葉楓林別樣春。
- 游洞霄宮玄冥相我作山行,卷卻重陰放曉晴。但見峰巒互扃鎖,不見宮闕隱崢嶸。云根洞穴篝燈入,井底波瀾撫掌生。喚客入山還送客,淙琤猶記石泉聲。
- 西平樂慢/西平樂泛梗飄萍,入山登陸,迢遞霧迥煙賒。漠漠蒹葭,依依楊柳,天涯總是愁遮。嘆寂寞塵埃滿眼,夢逐孤云縹緲,春潮帶雨,鷗迎遠(yuǎn)溆,雁別平沙。寒食梨花素約,腸斷處,對景暗傷嗟。晚鐘煙寺,晨雞月店,征褐蕭疏,破帽敧斜。憶幾度、微吟馬上,長嘯舟中,慣踏新豐巷陌,舊酒猶香,憔悴東風(fēng)自歲華。重憶少年,櫻桃漸熟,松粉初黃,短楫歡呼,日日江南,煙村八九人家。
- 贈包安靜先生茶二首建茶三十片,不審味如何。奉贈包居士,僧房戰(zhàn)睡魔。
- 古人鑄鑒標(biāo)簽:哲理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凹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仍復(fù)量鑒之小大,增損高下,常令人面與鑒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鑒,皆刮磨令平,此師曠所以傷知音也?! ∈烙型腹忤b,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于光中現(xiàn)。予觀之,理誠如是。然余家有三鑒,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別自有術(shù) 。
- 未明確出東門將入圣泉戲呈住山蒙庵老人覿面峰巒碧障天,東方精色破昏煙。草頭露下元無雨,衣角風(fēng)生徑欲仙。行樹排霄高展畫,孤云掛壑薄披綿。雨田暫喜損塵慮,不著蒙庵一縷禪。
- 醒心亭記標(biāo)簽:憂國憂民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gòu)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补c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蜃砬覄谝?,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shí),又善者矣?! ‰m然,公之樂,吾能言之。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xué)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艄t,韓子歿數(shù)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后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