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老來惜花之心雖已減,愛梅還繞江村去探尋。玉溪梅花一枝先報春。毫無花兒柔媚嬌艷的姿態(tài),潔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欣賞青山秀色已嫌多余,只為梅花寫下清新詞句。竹林下流水帶走水上云。酒醉中全然記不得,回家路上月出天黃昏。
譯文二
已經(jīng)有些年邁,有心愛惜花,可心已懶散,卻獨喜歡那江村邊圍繞的梅花。一枝花點破玉溪的春天。梅花沒有一般的春花鮮艷嬌嫩的樣子,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全是傲雪耐寒的神韻。奈何只剩下青山欣賞這樣的秀麗景色,為它(梅花)寫些清新的詩句。水從竹根流過,溪水纏綿似云。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渾然忘記了時間,歸家時已是月上柳梢,時已黃昏了。
注釋
此閑居帶湖之作。詠梅而扣住一個“探”字。惜花心懶而獨愛梅者,梅花先于眾芳,更冰姿玉肌,獨立不阿。此詠梅而寫人,譏嘲世俗而自抒懷抱。下片因愛梅而賦清新之詩,由“流水帶溪云”,至“歸路月黃昏”,足見探梅之時久,愛梅之情深。
臨江仙:詞牌名,原唐教坊曲,雙調(diào)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老去:謂人漸趨衰老。心已懶:情意已減退。
一枝先破:春天梅花先開。一枝,指梅花。破,綻開,開放。“一枝”三句:一枝江梅報春,帶著傲霜耐雪的神韻。
玉溪:水名,即江西信江,信江在玉山縣境叫玉溪。
花態(tài)度:謂花的柔媚之態(tài)。態(tài)度,姿態(tài)。
雪精神:如雪一樣高潔的精神。
剩向:盡向。餐秀色:秀色可餐,極贊婦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麗,此取后義。
渠:他(方言),此即指梅。著句清新:寫清新的詞句。
“竹根”三句:貪賞梅花,醉中不覺時已向晚,月迷歸路。
渾:簡直,全。
臨江仙·探梅問答
問:《臨江仙·探梅》的作者是誰?
答:臨江仙·探梅的作者是辛棄疾
問:臨江仙·探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臨江仙·探梅是宋代的作品
問:臨江仙·探梅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 出自 宋代辛棄疾的《臨江仙·探梅》
問: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 的下一句是 一枝先破玉溪春。
問:出自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臨江仙·探梅賞析
這首詞題旨在次句“愛梅”二字。故全篇將人與梅層層夾寫,寫出梅之幽姿逸韻,及詞人對梅花的鐘情留連,也就展示了作者的情趣和人格。
起句:“老去惜花心已懶”,用筆逆入,以掃為生。次句“愛梅猶繞江村”,“猶”字與“已”字相對,突出梅花與眾卉之不同。年齒老大,無意賞花,乃人情之常,然而不能忘情者,唯梅而已。陸游詠梅詞云“幽姿不入少年場”,把少年繁華與爛漫花事并提,可見烈士暮年,偏賞梅花,有同嗜焉。下三句寫所見梅花。“一枝先破玉溪春”,言眼前梅花一枝斜出,打破了春色閉鎖的局面,透露了春之消息?!坝裣?,寫出溪水清澈,有碧玉之色,水流垮琮,亦有濺玉之聲?!案鼰o”兩句,仍以梅花與一般花卉對比來寫。眾花開時,姹紫嫣紅,千嬌百媚,招蜂引蝶。所謂“花態(tài)度”,乃嬌媚俗艷之品。自來審美鑒賞中,有冰清玉潔、骨冷神清、風(fēng)清骨峻等語,所謂“雪精神”,即包含清、冷、峻、潔多種審美因素?!盎☉B(tài)度”與“雪精神”之別,實為雅俗之辨,志士與庸人之分。
上片寫梅之高潔可愛,下片寫詞人對梅花的鐘情留連。過片承“愛梅猶繞江村”句,謂尋梅直至溪山深處?!皠傧蚩丈讲托闵?,隱用前人詩句。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詩:“鮮膚一向潤,秀色若可餐?!倍鸥Α都讶恕吩姡骸敖^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此句是說梅花比佳人秀色更可愛。這兩句意謂:我最愛到這山水幽靜處,飽餐梅之秀色,為它寫下新詩佳句,沉吟細(xì)品,覺沆瀣生牙頰間。“竹根流水帶溪云”,是寫梅之周圍景物,也是詞人醉臥之境。宋人詠梅,往往以水云縈拂,以幽篁相伴,其他俗艷之物,皆不得濫入。結(jié)尾兩句,見詞人之忘情。醉來與梅花晤對,愜意舒心,留連忘返。臥枕竹根,仰觀流云,耳邊溪水濺濺,梅花清香沁人,人間是非,一時凈盡。可以說,這既是一首詠梅詞,也是一首記游詞。詞人乘興而來,踏月而歸,一日清賞,可抵十年塵夢。而空山寒梅,得此人相對,亦可免寂寞矣。
-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監(jiān)趙婺州齊處州今日永嘉守,復(fù)追山水游。因?qū)っn野,遂得軒轅丘。訪古事難究,覽新情屢周。溪垂綠筱暗,巖度白云幽。過石奇不盡,出林香更浮。憑高擁虎節(jié),搏險窺龍湫。淙溷瀉三四,奔騰千萬秋。寒驚殷雷動,暑駭繁霜流。沫濺群鳥外,光搖數(shù)峰頭。叢崖散滴瀝,近谷藏颼飗。況此特形勝,自余非等儔。靈光掩五岳,仙氣均十洲。書以謝群彥,永將敘徽猷。當(dāng)思共攀陟,東南看斗牛。
- 送孫監(jiān)酒我已寒如水,君方冷似灰。有才誰肯借,無力可相推。蒸水聞奇甚,糟邱亦旨哉?;嗜A重同姓,第一望歸來。
- 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衛(wèi)霍元勛后,韋平外族賢。吹笙只合在緱山。閑駕彩鸞歸去、趁新年。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他時一醉畫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 采菱歌要艷雙嶼里。望美兩洲間。褭褭風(fēng)出浦。容容日向山。
- 戲書五言七言正兒戲,三行兩行亦偶爾。我性不飲只解醉,正如春風(fēng)弄群卉。四十年來同幻事,老去何須別愚智。古人不住亦不滅,我今不作亦不止。寄語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塵。洗墨無池筆無冢,聊爾作戲悅我神。
- 明招雜詩四首前山雨退花,余芳棲老木。卷藏萬古春,歸此一窗竹。浮光泛軒檻,秀色若可掬。豐腴當(dāng)夕餐,大勝五鼎肉。
- 次韻十絕休官人生寧問草堂資,乞得閑身且徑歸。慙愧舅甥俱就隱,澹然相對兩忘機。
- 從軍行·其二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
- 苦寒行嚴(yán)寒動八荒,刺刺無休時。陽烏不自暖,雪壓扶桑枝。歲暮寒益壯,青春安得歸。朔雁到南海,越禽何處飛。誰言貧士嘆,不為身無衣。
- 頌證道歌證道歌一顆圓光色非色,記劍何勞舟上刻。色即是空空不空,敢相凡夫當(dāng)面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