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樂
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千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威儀抑抑,德音秩秩。無怨無惡,率由群匹。受福無疆,四方之綱。
之綱之紀,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豐度翩翩而又快樂的周王,擁有萬眾欽仰的美好政德。您順應(yīng)老百姓也順應(yīng)貴族,萬千福祿自會從上天獲得。上天保護您恩佑您授命您,更多的福祿都由上天增設(shè)。
您追求到數(shù)以百計的福祿,您繁衍出千億個子孫兒郎。您總是保持莊嚴優(yōu)雅形象,稱得上合格的諸侯或君王。您從來不違法不膽大妄為,凡事都認真遵循祖制規(guī)章。
您保持著嚴整的儀表形象,您擁有嚴謹?shù)恼暶烂麚P。您從來不結(jié)怨也沒有交惡,凡事都是和群臣們共商量。您配享那上天授受的福祿,堪為天下四方諸侯的榜樣。
貴為天子擔(dān)得起天下綱紀,讓身邊大小臣工得享安逸。天下諸侯大小臣工和士子,也都熱愛擁戴著周王天子。正因為您勤于政事不懈怠,使天下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
注釋
假:通“嘉”,美好。樂(yuè):音樂。
君子:指周王。
令德:美德。
宜:適合。民:庶民。人:指群臣。
保右:即保佑。命:天之令,即上天的旨意。
申:重復(fù)。
干:祈求。一說“干”字是“千”字之誤。
千億:虛數(shù),極言其多。
穆穆:肅敬?;驶剩汗饷鳌?br />愆(qiān):過失。忘:糊涂。
率:循。由:從。
抑抑:通“懿懿”,莊美的樣子。
秩秩:有條不紊的樣子。
群匹:眾臣。
綱:綱紀,準(zhǔn)繩。
燕:安。
百辟(bì):眾諸侯。
媚:愛。
解(xiè):通“懈”,怠慢。
攸:所。墍(xì):安寧。
假樂問答
問:《假樂》的作者是誰?
答:假樂的作者是佚名
問:假樂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假樂是先秦的作品
問:假樂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大雅·生民之什
問: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 出自 先秦佚名的《假樂》
問: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 的下一句是 受祿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假樂賞析
這是一首為周宣王行冠禮(成年禮)的冠詞。
王闿運《詩經(jīng)補箋》說:“假,嘉,嘉禮也,蓋冠詞?!钡麑⒋耸職w之于成王。實則此為宣王時作品,所以應(yīng)是宣王行冠禮之詞。周厲王被國人趕走,周定公、召伯虎乃與共伯和暫主朝政。太子靜由召伯虎撫養(yǎng)。公元前828年(共和十四年),太子靜即位,即宣王。他“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fēng),諸侯復(fù)宗周”(《史記·周本紀》)。文武群臣,尤其周、召二公,把匡復(fù)周室的重任寄托在宣王身上。所以宣王的冠禮自然而然地便成為周室至關(guān)重大,舉足輕重的事。此詩便是當(dāng)時行冠禮時所采用的冠詞??磥砜赡苁钦俨⑺?。通觀《假樂》,除了對宣王無以復(fù)加的贊美之外,也深蘊著殷切的希望。所以魏源說:“《假樂》,美宣王之德也。宣王能順天地,祚子孫千億,卿士多賢,皆得獲天佑所致也。”(《詩古微》)是與詩的主題、情調(diào)相符合的。
全詩僅四章,表現(xiàn)了周朝宗室,特別是急切希望振興周王朝的中興大臣對一個年輕君主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假(嘉)樂”點出詩的主題或用途?!帮@顯令德”,開門見山地贊揚了受冠禮者的德行品格。以下稱贊他能尊民意順民心,皇天授命,賜以福祿。這一章看似平實,但在當(dāng)時周王朝內(nèi)憂外患搖搖欲墜的情況下,表達對宣王的無限期待和信賴,實言近而旨遠,語淺而情深。第二章順勢而下,承上歌頌宣王德蔭子孫,受祿千億,落筆于他能“不愆不忘”,一絲不茍地遵循文、武、成、康的典章制度,能夠聽從大臣們的建議勸諫。這些話里包含著極其深刻的教訓(xùn):夷王、厲王因為違背了這兩點使宗周幾乎滅亡,其代價不可謂不大。因為此詩是舉行冠禮的儀禮用詩,有著它現(xiàn)實的要求,故而第三章便轉(zhuǎn)鋒回筆,熱烈地歌頌?zāi)贻p的宣王有著美好的儀容、高尚的品德,能“受福無疆”成為天下臣民、四方諸侯的“綱紀”。末章緊接前文之辭,以寫實的手筆勾勒了行冠禮的活動場景。宣王禮待諸侯,宴飲群臣,其情融融,其意洽洽。“百辟卿士”沒有一個不愛戴他、不親近他的。“不解于位,民之攸墍”。使國民能安居樂業(yè),不再流離失所,這就是對一個明君的最主要的要求。短短的一首詩,圍繞著“德、章、綱、位”贊美了年輕有為,能為天下綱紀的宣王,于有限的詞句內(nèi)包容了無限的真情,美溢于辭,其味無窮。
過去不少學(xué)者認為這首詩“無非奉上美詩”,“近諛”、“全篇捧場,毫無足觀”,似未能弄清詩的主旨和特定的創(chuàng)作背景。
- 木蘭花慢 和楊司業(yè)梨花是誰家庭院,寒食后,好花稠。況墻外秋千,書喧風(fēng)管,夜?fàn)N星球。蕭然獨醒騷客,只江蘺汀若當(dāng)肴羞。冰玉相看一笑,今年三月皇州。底須歌舞最高樓。興味盡悠悠。有白雪精神,春風(fēng)顏貌,絕世英游。從教對花無酒,這雙眉、應(yīng)不惹閑愁。那夏關(guān)西夫子,許來同醉香*。
- 挽宜春趙別駕二首叢桂論文舊,辛酸話早年。虀鹽朝慣苦,膏火夜無眠。一第酬初韋,殊勛策步仙。激昂英氣宇,緩步亦霄躔。
- 柳梢青菊謝東籬。問梅開未,先問南枝。兩蕊三花,松邊傍石,竹外臨溪。尊前暗憶年時。算笛里、關(guān)情是伊。何遜風(fēng)流,林逋標(biāo)致,一二聯(lián)詩。
- 南禪長老和詩不已故作六蟲篇答之鳳凰覽德輝,遠引不待遣。鷾鴯戀庭宇,倏忽來千轉(zhuǎn)。那將坐井蛙,而比談天衍。蠹魚著文字,槁死猶遭卷。老牛疲耕作,見月亦妄喘。東坡方三問,南禪已五反。老人但目擊,侍者方足繭。最后六蟲篇,深寄恨語淺。
- 濬公院懷舊遠公傳教畢,身沒向他方。吊客來何見,門人閉影堂。紗燈臨古砌,塵札在空床。寂寞疏鐘后,秋天有夕陽。
- 煙林曉望二首也沒炊煙也沒云,日光烘起楚山氣。卻將重碧施輕素,不見天工一筆痕。
- 致仕后即事多事車前要八騶,老人惟與一藤游。未教變化為龍去,更踏人間萬里秋。
- 誚喜鵲疇昔鴛鴦侶,朱門賀客多。如今無此事,好去莫相過。
- 白云庵四首泉流東畔是蓬萊,我愛青山為展開。獨倚瘦筇誰是伴,白云日晚自歸來。
- 伯兄由臨海歸省出示近詩次韻奉別相別既四載,相看如友生。未成投轄飲,先作倒衣迎。夜雨方同聽,秋風(fēng)又獨行。不堪分手處,霜重雁行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