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滿芙蓉般的臉面。
寂寞傷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紅線,對鏡照芳容,形影孤單好煩惱,百無聊賴搖團(tuán)扇。
看香爐里煙氣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
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寫入了相思傳。
注釋
淡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愁云:謂色彩慘淡,望之易于引發(fā)愁思的煙云。
傷情:傷感
燕足留紅線:曲出宋曾慥類說引《麗情集·燕女墳》:宋末妓女姚玉京后夫敬瑜,敬瑜死后,玉京守志奉養(yǎng)公婆。常有雙燕筑巢于梁間。一日,其中一只被鷙鷹捉去,另一只孤飛悲鳴,停在玉京臂上,似要與她告別。玉京以紅線系燕尾,囑咐明年再來作伴,明年燕子果然來到,此后相伴六、七年。到玉京病死那年,燕子也飛到墳地悲鳴而死。
惱人:令人著惱。
鸞影:比喻女子身影。
獸爐:獸形的金屬香爐。
沉水煙:即沉水香,俗名沉香。一種名貴香料。
翠沼:翠綠的池塘。
一行:當(dāng)即。
塞鴻秋·春情問答
問:《塞鴻秋·春情》的作者是誰?
答:塞鴻秋·春情的作者是張可久
問:塞鴻秋·春情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塞鴻秋·春情是元代的作品
問:塞鴻秋·春情是什么體裁?
答:散曲
問: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出自 元代張可久的《塞鴻秋·春情》
問: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的下一句是 傷情燕足留紅殘,惱人鸞影閑團(tuán)扇。
問:出自張可久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可久名句大全
塞鴻秋·春情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情的散曲,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首句先描景渲染蕭條凄楚的氣氛,統(tǒng)領(lǐng)全曲的主色調(diào)?!败饺孛妗庇玫觅N切形象,極言女子?jì)珊玫娜蓊?,含蓄而?zhǔn)確。把女子的容顏喻為芙蓉,更添西施般嬌柔之態(tài),極需人之呵護(hù)。
第二句借以典故抒發(fā)對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處地表達(dá)女子內(nèi)心深處欲迸發(fā)出來的情感?!把嘧懔艏t線”取自宋曾慥類說引《麗情集·燕女墳》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獨(dú)運(yùn),反其意而用之,增添無奈、凄楚之感?!皭廊他[影閑閉扇”出自《異苑》中的罽賓國王與鸞的故事,類比見出女主人公抑郁難耐的心情,比平鋪直敘的哭訴更顯深刻而有力。
后兩句寄紛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煙以相思,草草結(jié)束相思之曲,卻很好地把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處。
全曲每句均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真切動(dòng)人,含蓄深遠(yuǎn),是元曲中體現(xiàn)女子對男子之思的典范。
- 又再作多情楊畔兒,芙蓉生繞床。舊屋君未歸,蒲池已凄涼。
- 同張深秀才游華嚴(yán)寺同游云外寺,渡水入禪關(guān)。立掃窗前石,坐看池上山。有僧飛錫到,留客話松間。不是緣名利,好來長伴閑。
- 長思仙*銀*。龍虎降。自在逍遙吸九江。從思惡肉腔。結(jié)紅霜。赴蓬莊。萬朵金蓮簇寶幢。方知好道龐。
- 舟中作三百里湖新月時(shí),放翁艇子出尋詩。城頭蜃閣煙將合,波面虹橋柳未衰。漁唱蒼茫連禹穴,寒潮蕭瑟過娥祠。祖龍?zhí)撠?fù)求僊意,身到蓬萊卻不知。
- 梧桐樹得人身,元自錯(cuò)。莫信愚癡常造惡。積善□□樂。為人幸是生中國。聞早回頭參玄學(xué)。休被塵勞縛。
- 南山下與老圃期種瓜樵牧南山近,林閭北郭賒。先人留素業(yè),老圃作鄰家。不種千株橘,惟資五色瓜。邵平能就我,開徑剪蓬麻。
- 春日即事三首春來九雨一日晴,藜杖扶人出戶庭。柳色肯如衰俗眼,向人還似舊時(shí)青。
- 題永叔會(huì)老堂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乘興不辭千里遠(yuǎn),放懷還喜一樽同。嘉謀定國垂青史,盛事傳家有素風(fēng)。自顧纓塵猶未濯,九霄終日羨冥鴻。
- 酬竇員外郡齋宴客偶命柘枝…兼呈張十一院長元九侍御分憂馀刃又從公,白羽胡床嘯詠中。彩筆諭戎矜倚馬,華堂留客看驚鴻。渚宮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幾叢。若問騷人何處所,門臨寒水落江楓。
- 三衢胡定愍祠詩把酒論詩建業(yè)城,三年金石見交情。羅池忽待中流泊,姑蔑應(yīng)無劇雨傾。直道豈知人負(fù)我,英姿如在死猶生。爐香銷盡叢祠晚,獨(dú)對西風(fēng)淚臆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