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300案例點擊 (人教版一年級第一冊)
來源:網(wǎng)友投稿 發(fā)布時間:2020-05-17 14:53:00
—課程改革300案例點擊
字理識字10例
——識字教學150例之一
按:識字教學和拼音教學的210個案例全部摘自課改4年中我們在全國各地聽課1000多節(jié)的記錄。大部分案例設計在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中廣為流傳,相互引用,不斷完善,已無法考證原創(chuàng)人,故未一一注明教者。
[案例]
例1:囚
識“囚”字,教師分析說,囚字的“囗”表示一間封閉的房子,即牢房,犯了錯誤或違犯了法律人就被關在牢房里就是囚禁。
例2:災
學“災”字,老師分析說,“災”字的“宀”表示房子,屋中起火就是災害。
例3:雨
教“雨”字,教師先板書,然后問學生:“同學們仔細看看,這個圖形像什么?”學生經(jīng)過觀察與思考,回答:“像天上下著雨。”教師就告訴學生:“剛才老師畫的,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用圖畫的方式寫成的‘雨’字,后來經(jīng)過不斷演化,就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边呎f邊板書“雨”字。讓學生回答討論:現(xiàn)在的‘雨’字和原先的‘雨’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筆畫構(gòu)成?筆順怎樣?通過以上教學,學生對“雨”字的形和義有了深刻的認識。
例4:疑
教師編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遇到了強大的敵人,他心里想,我用匕首(匕)刺還是用箭(矢)來射,用短矛來戳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他疑慮不決,一時不知怎么辦才好,這就是疑。
例5:攀
“攀”,筆畫繁多,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山上有很多木,木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兩個“木”字中間有兩個叉;大手一用勁,就攀上去了。
例6:牧
教“牧”字,教師點出“牜”是“?!钡淖冃?,“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義。
例7:塵
利用拆字法認讀“塵”,拆開為“小土”,然后讓學生去聯(lián)系生活中的塵土去理解,即為細小的土顆粒。這樣就讓學生在意、形、義方面達到認知的目的。
例8:男
老師說,“男”可拆開為“田、力”,可以引申為舊時代田中勞作的人。
例9:盲
教師引導說:“盲”可拆開為“亡、目”,“亡”即為失去之意,“目”即為眼睛,“盲”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例10:播
“播”字,教師引導學生說出:用拆部件的方法來記這個字,左邊是提手旁,右邊的上面是一撇加上個米字,下面是田字,米在這兒指種子,春天我們用手把種子撒到田里就叫播種。經(jīng)過這樣一說,學生就不會把右上面寫成“采”了。
[點擊]字理識字是運用造字原理進行識字的教學方法,是國家教育部推薦的七種主要識字方法之一,被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吸收。運用這種方法,兒童能夠牢記字的結(jié)構(gòu),了解漢字的音、形、義,加快識字的速度,并使兒童獲得漢字文化的熏陶。
字理識字依據(jù)漢字的構(gòu)形規(guī)律,運用漢字形與義的關系進行識字教學,使抽象的漢字變得形象、生動,有利于學生提高興趣,增強記憶和發(fā)展思維,從而對漢字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載體有初步的感知。
“字理識字”主張獨體字(象形字和指示字)運用“溯源-對照”的模式,找到它所像的物體和所指的事物,然后了解其字形是怎樣演變來的;教合體字(會意字和形聲字)運用“分解——溯源——組合”的模式,先將其分解成幾個基本意義單位,再找到它的本來意義或表示的讀音,最后了解其結(jié)合起來表示的新的意義和讀音。
“字理識字”教學可運用以下方法:
演示法。即用動作、實物、游戲等表示字理,主要用于會意字。如教“掃”字,可用人手提笤帚掃地的動作演示;教“坐”字,可讓兩位學生在地上做席地而坐的姿態(tài)來理解字理。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用動作演示來復習相關的漢字,從中設置一些競賽,看誰舉的例子最多,誰就最聰明。這種方法既能鞏固生字,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圖示法。即用圖畫(如掛圖、卡片、投影、簡筆畫、光盤等)追溯漢字的本源,主要用于象形、指示和會意字。如教“木”字,就展示樹木圖;教“林”字,就展示樹林圖,因為“林”字是由兩個“木”字并排在一起構(gòu)成的?!蔼毮静怀闪帧庇辛藘蓚€木便可以表示有較多樹木的地方就是“林”了。又如教“休”字,就展示一個人在樹木旁小憩圖。通過形象生動的圖像,使學生興趣盎然,為漢字的構(gòu)形規(guī)律感嘆不已。這種方法既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也讓學生學得滿懷信心。
遷移法。即將學過的甲字的字理用于學習乙字。主要用于會意字和形聲字。如學了“人”字后,在會意字和形聲字中再遇到部件“人”就可以想到它與人有關。如“從”是與人的行動有關,表示前面有一個人在走路,后面有一個人跟從;當出示“眾”字時,學生自然就領悟到有三個人,稍加點撥,告訴他們“眾”字的意思是很多人,也有眾多的意思。又如學了“火”字后,出示“炎”字,指導學生運用遷移法,并展開奇特的想象,從中體會到“炎”字由兩個“火”字疊加而成,使學生知道兩把火在一起就是很熱的意思。當出現(xiàn)“災”字時,學生就會想到房子里面著火了,意思就是發(fā)生災難了。這種方法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激發(fā),語言發(fā)展了,對字形與字音、字義的認識也深刻了。
聯(lián)想法。即引導學生根據(jù)字形進行字理聯(lián)想,以加深對漢字形、音、義關系的理解。主要用于象形字、會意字。如教“羽”字,就引導學生聯(lián)想鳥翅膀上長而扁的毛;如教“爪”字,引導學生聯(lián)想鷹爪的形狀;教“男”字,引導學生聯(lián)想古時候男子下田勞動的形狀。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因為有趣味,孩子們都很樂意動一番腦筋去參與聯(lián)想。
比較法。即把字形大體相同,但有一兩筆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比較。怎樣比較才能有效呢?比較要有條件,它依賴于學生對比較的兩個字中其中一個一定要掌握,在比較 * 別要強調(diào)不同點。如當學生鞏固了“鳥”字后,再與“烏”字比較時,可告訴學生:“如果飛鳥沒有眼睛,就一片烏黑看不見?!边€可以這樣告訴學生;“小鳥和烏鴉都是鳥類,可是烏鴉全身都是烏黑一片,眼睛就不明顯了。一眼看去,好像沒有眼睛一樣?!庇秩缯J識“漂”和“飄”兩字時,可根據(jù)這兩個字的字形、字義的不同編一句話進行比較:“有風樹葉就飄落下來的,有水樹葉就漂走了。”通過這樣比較,學生們就能舉一反三地認會許多常用字。
歌訣法。即用顯淺、朗朗上口的歌訣認識字形。如教“羊”


猜你喜歡
- 教材分析:《蘑菇該獎給誰》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黑兔和小白兔參加跑步比賽的故事。它告訴小朋友們要有勇氣
-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由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以第三次全教會《關于深化教
- 198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課文第一課 春 天冰雪融化 種子發(fā)芽 果樹開花我們來到小河邊,來到田野里,來到山岡上。我們
- 《跑進家來的松鼠》教學反思本篇略讀課文文字淺顯,采用預習、自學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生生互助的學習交流。此環(huán)節(jié)重在通過思維交流、朗
-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度肴粢蹈偪涮煜聼o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題牡丹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賦
- 《蘭蘭過橋》一文選自于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全文篇幅較長但文字淺顯,通俗易懂,主要描述了一位橋梁工程師帶著自己的孫女乘車外出游玩,看見了幾種神奇
- 教學目的:1、引導家長培養(yǎng)學生課外識字、課外學習語文的意識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課外學習語文的興趣。2、、引導學生在情景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學會
- 革命傳統(tǒng)題材類課文由于敘述的故事內(nèi)容遠離當代兒童的生活時代,更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對這類課文偏重于強調(diào)思想政治性,此類課文一直難以得到老師和學生
- 《胖乎乎的小手》寫的是家人都很喜歡蘭蘭畫的一幅畫。從爸爸、媽媽、奶奶說的三句話中,可以看出,蘭蘭是一個勤勞、孝敬長輩的好孩子。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
- 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語言之一。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尤其是近百年來的改良,漢語的詞匯不斷增加(語義也有較好的繼承性);近代以來,漢語也從各種外
- 第一課母愛的較量第二課時工作單位:疏附縣第一中學授課教師:茹克艷?肉孜授課時間:2011年9月13日第一課母愛的較量第二課時深學課文教學目標
- 一、音樂情景體驗導入(播放樂曲《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學生自發(fā)隨音樂節(jié)奏拍掌)師:聽過這首歌沒有?生:沒有。師:這首歌呀,叫《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
- 第一冊語文計劃一、班級情況分析本班學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學生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
- 《太陽》教學案例及反思焦家莊中心小學張興忠教學過程:一、謎語導入師: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生:喜歡。出示謎語:一位老公公,面
- 《畫》是浙教社義務教育課程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jīng)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
- 《畫家鄉(xiāng)》這篇課文寫的是五個不同地域的孩子用彩筆畫家鄉(xiāng)的事,通過他們的畫,展現(xiàn)出他們各自家鄉(xiāng)的美麗,表達了孩子們愛家鄉(xiāng)的情感。讀著《畫家鄉(xiāng)》
- 教學目標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生字,引導學生進一步自主識字并感悟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
- 一年級語文下冊部分知識點歸納一、漢語拼音(立足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練習鞏固):1、音節(jié)補充聲母、韻母、聲調(diào)。( 平翹舌、 前后鼻、 二三聲調(diào)
- 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指要:本組教材以“快樂的夏天”為專題,主要由一課識字、五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組成。五篇課文中有兩首古詩,三
- 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nèi)容之一,再加上教學對象是剛?cè)雽W的一年級新生,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