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父母期待的眼神,我們只有忍氣吞聲
來源:網(wǎng)友投稿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07:56:33
文/山南水北
看完《無聲告白》后,我一直在想,這本獲得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1名的小說更適合國人來閱讀,伍綺詩的華裔身份,和她細膩的文字,寫出了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長久以來的弊害。但我更多的是在想,我的朋友N。
N是我大學(xué)最要好的朋友。一起打球,一起翹課,甚至一起去開房(當(dāng)然是帶著各自的女友)。我跟他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喜歡玩游戲,從小到大,從CS玩到CF,從傳奇玩到DotA、英雄聯(lián)盟,曾在系里私下的比賽中一路過關(guān)斬將,大殺四方,贏得MVP。而我則喜歡看書和電影。大學(xué)四年,他對我看的書和電影的不屑,就跟我對他玩的游戲不屑是一樣,只不過,我看書的能力遠不及他玩游戲的能力,至少我一次也沒獲得過MVP。
畢業(yè)前,我跟他在校門口的大排檔就著龍蝦喝啤酒,我隨口問他,“畢業(yè)后準(zhǔn)備干嘛?”那時候,畢業(yè)的愁緒籠罩著整個大四,很多同學(xué)都出去實習(xí)了,校園也空曠了許多。我和他依舊在學(xué)校里一起閑著,對于未來,我們真的沒想好。那時候,同學(xué)間每當(dāng)談起畢業(yè)后要做什么時,都會搖搖頭說“不知道”,一笑而過。
我以為這次也是這樣,但他突然說:“我有可能回老家?!?/p>
“為什么?”我很詫異。
“我爸在他們單位安排了一個職位,讓我回去考場試就行了。”
“你就沒有自己的打算?”那時候,盡管我不知道自己能找到什么工作,但我知道自己喜愛文字這一行,至少可以靠文字混一口飯吃。我以為N和我一樣,也有藏在心底的打算,比如進入行業(yè),并且這一行業(yè)對他而言都很有前途和錢途。
“我媽說在外面離家太遠,都這么大了,也該成家。而且你也知道,在外面也挺苦的,工資不高不說,還要租房,管自己吃喝,每天下班后面對的都是自己?!?/p>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實在無處反駁。我跟他也去過幾家公司面過試,但結(jié)果都不如意。甚至一度讓我心灰意冷,覺得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夢想就已經(jīng)死了。
N又接著說,“你知道嗎,我讀小學(xué)的時候,我父母有一次要離婚,我哭了整整一個禮拜求他們不要離,我這輩子從沒像那樣哭過。后來也許是看我哭的太厲害,他們就沒離成。但從那以后,我就盡一切可能地要讓他們開心,害怕他們還會離婚。高二分科的時候,其實我文理科都差不多,本來想輕松些選文科的,但我爸讓我選理科,我就選了理科。而我媽一直讓我好好學(xué)習(xí),不要早戀、不要翹課、不要打游戲,一定要考所好大學(xué)?!?/p>
“但我記得你說過,高中時你談過戀愛,也翹過課,打過游戲,甚至還打過架。”我說。
“但我也選擇了理科,也考上了大學(xué),而且還是所不錯的大學(xué)?!彼肿孕诺卣f道。
“所以,你就這樣回去?”
“嗯,回去。盡管當(dāng)時他們沒有離婚,但我知道他們過得并不開心。我想以后還是讓他們多開心些?!?/p>
看完書后,我就立刻把它推薦給了N。N現(xiàn)在在老家,上著他老爸安排的工作,也快要結(jié)婚了,婚禮就定在今年的農(nóng)歷九月初三,那天是他的生日。在我看來,N和莉迪亞并沒有區(qū)別,盡管他要比她大很多。
故事里,詹姆斯一家是美籍華裔,盡管他們已經(jīng)是第二代、第三代,但血液里流淌的依舊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維。排行第二的莉迪亞,因為母親自己未實現(xiàn)的職業(yè)夢想,成了母親夢想的替代品,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劇結(jié)局。對于此,身在在國內(nèi)的我們,其實更深有體會。
過了一個星期,我問N:“書看過了沒有,莉迪亞是不是跟你很像?”
“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沒有選擇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開明的父母和一個和諧的家庭。”他回答道。
事實上,他的這個邏輯并不成立。大學(xué)畢業(yè)那會,我父母也讓我回去考公務(wù)員,但后來,我還是偷偷來了魔都,進了媒體行業(yè),做著我喜歡的文字工作。盡管那段時間父母也跟我鬧得很僵,但現(xiàn)在他們早已釋懷了。而我另一個朋友,曾十分有勇氣地對他父母說,“也許未來我掙不到很多錢,沒錢買房,也不能給你們養(yǎng)老,但我能夠保證過得正直、快樂,你們還會認(rèn)我這個兒子嗎?”他的父母只是對他說,“只要你過的好就行,我們不需要你養(yǎng)老?!碑?dāng)時我聽完朋友的故事后,真想給他父母點一萬個zan。
N聽完后跟我扯皮,說,“你看,莉迪亞最后不還是死了嗎?”
對于這個問題,我是用電影里的一句臺詞回答的:
“重要的不是死,也不是在哪個年齡死,而是在死的那一刻我們正在做什么。”
莉迪亞在死前,已經(jīng)拋下母親對他的期待,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莉迪亞的死,讓詹姆斯一家開始反思。詹姆斯和妻子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哥哥和妹妹則反思自己的人生定位。這也正是我們國人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只有發(fā)生天大的不幸后,才會反躬自問。但這種代價,實在太大了。
如今,二十歲出頭的我們,都經(jīng)歷著被父母逼做著他們安排的工作、相親、結(jié)婚、甚至生兒育女。很多人在抗?fàn)幰欢螘r間后,最后都徒勞地放棄了,順從父母的心愿。但,其實所謂“聽話”、“孝順”不是你一味地迎合父母,按照他們的期待去履行為你設(shè)定好的人生。
真正的長大,不是年齡上的慢慢累積,而是在你可以擺脫掉他人的期待后,做回你真正的自己。我們自己和父母都應(yīng)當(dāng)知曉,家不應(yīng)該成為下一代人生中的第一道枷鎖。


本文內(nèi)容及圖片來源于網(wǎng)友投稿,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猜你喜歡
- 1、姥爺去世了,媽媽平靜地處理完后事,晚上回來她栽倒在床上抽泣道:“女兒,你知道嗎,媽媽沒有爸爸了……”我頓時心酸至極。2、出國一年,回來時
- 1、天地呵護之恩。人在天地之間,衣食取天地之精華,享日月之靈光,健壯成長,享度一生。應(yīng)報天地之恩,愛護環(huán)境,天為頂?shù)貫橄乔閼眩秦?zé)任。2
- 讓父母幸福的16件小事,請記在心上!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已經(jīng)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不要等到來不及了,不要等到?jīng)]有機
- 文/老楊爸媽:出國幾年我不曾回家,今天回來了,一眼看出等在機場出口的你們倆。媽中年發(fā)福的身體套著一件粉紅色的T恤衫,那是我多年不穿的舊款式,
- 你把我養(yǎng)大,我陪你變老文/簡·愛每讀一次臺灣女作家龍應(yīng)臺老師的《目送》一書,總會讓我熱淚盈眶,那樸實真摯的文字,讓人走心的同時心生折服,深刻
- 那是在15年前,我到這個城市出差,談完生意,我去商場給同事買些禮物。平時,我逛商場時喜歡隨身帶一些硬幣,因為商場附近有時會有乞討的人,給上一
- 莫非,母愛,真的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文/張亞凌是本閑書,隨手一翻,蹦出一句“母愛,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刺目,傷心。掩卷,潸然淚下。是的,
- 有一種愛,叫你媽想你了文/沐沐十八歲離開家鄉(xiāng),到另外一座城市讀大學(xué)。大三那年的冬天特別冷。早上天剛剛亮接到爸爸打來的電話。聽到我的聲音之后,
- 文/孫道榮上大學(xué)后的第一個暑假,回家。坐在墻根下曬太陽的父親,將身子往一邊挪了挪,對我說,坐下吧。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和父親坐在一條板凳上,
- 本文為作家野夫在母親失蹤十年時,寫的一篇祭文,江上的母親,令人動容落淚。文/野夫一這是一篇縈懷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動筆的文章,是心中繃得太緊以至
- 從你1歲到你50歲,最后一句我哭了你1歲的時候,她喂養(yǎng)你,給你洗澡。你何以為報?哦,你整夜哭鬧。你2歲的時候,她教你走路。你何以為報?哦,你
- 1、愿意無條件力挺你的人如果有人愿意力挺你,他肯定是你的貴人。當(dāng)他愿意無條件的幫你,只因為你是你,他相信“你”這個人,他接受你。一個愿意接受
- 文/陳同學(xué)兒子和父親都在北京打工。一個在寫字樓,有著舒適的環(huán)境,卻拿著微薄的薪水。一個干著苦力,拿著比兒子高點的工資。只是,兒子很少說自己真
- 把碗留給母親洗上大學(xué)的時候,有一次實習(xí)歸來,我們在帶隊的教授家里撮了一頓。愉快的晚餐結(jié)束后,桌上杯盤狼籍。幾個同學(xué)搶著要洗碗,教授卻滿面笑容
- 父親下班回家已經(jīng)很晚了,身體疲倦、心情也不太好。這時,他發(fā)現(xiàn)5歲的兒子正靠在門邊等他。“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兒子問?!笆裁磫栴}?”父親有
- 最好的風(fēng)水是人品(一)從前,有一戶人家,請風(fēng)水先生給父母看墳地。主人與風(fēng)水先生往村南,邊走邊聊。此時正值杏子黃熟,行至離主人家的地不遠處時,
- (一)從湖南安化縣高明村到安化縣城,然后從安化縣城到長沙,再從長沙到大連,將近三千公里的路途,羅瑛坐了兩天一夜的車。本來,大連方面讓她坐飛機
- 我十八歲離家,今年虛歲三十六,算起來,迄今的人生里,一半時間都在外。這一半的時間里,驅(qū)使我不斷離家遠走的,無非是所謂“學(xué)業(yè)”和“事業(yè)”。父母
- 為什么我們總是忽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一個人,在你未來到世上時,就把最好的都給了你。你一歲時,他付出了他的夜生活,在你夜夜啼哭的時候,從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