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蘇軾《王維吳道子畫》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
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
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實(shí)雄放,浩如海波翻。
當(dāng)其下手風(fēng)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
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
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jìng)進(jìn)頭如黿。
摩詰本詩老,佩芷襲芳蓀。
今觀此壁畫,亦若其詩清且敦。
祗園弟子盡鶴骨,心如死灰不復(fù)溫。
門前兩叢竹,雪節(jié)貫霜根。
交柯亂葉動(dòng)無數(shù),一一皆可尋其源。
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
摩詰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
吾觀二子皆神俊,又于維也斂衽無間言。
注釋參考
摩詰
(1). 維摩詰 (梵語vimalakīrti)的省稱。意譯為“凈名”或“無垢稱”。《維摩經(jīng)》中說 維摩詰 是 毘耶離城 中一位大乘居士,和 釋迦牟尼 同時(shí),善于應(yīng)機(jī)化導(dǎo)。曾經(jīng)以稱病為由,向 釋迦佛 遣來問訊的 舍利弗 及 文殊師利 等宣揚(yáng)大乘深義,為佛典中現(xiàn)身說法,辯才無礙的代表人物。 宋 蘇轍 《謝人惠千葉牡丹》詩:“天女要知 摩詰 病,銀瓶滿送 洛陽 春。” 宋 陸游 《病中作》詩:“ 摩詰 病説法, 虞卿 窮著書。”
(2).指 唐 王維 。 維 字 摩詰 。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萬圖記>》:“按畫家分南北二宗, 摩詰 為南宗創(chuàng)始?!?/p>
詩老
對(duì)詩人的敬稱。意謂老于作詩者,作詩老手。 宋 蘇軾 《鳳翔八觀·王維吳道子畫》詩:“ 摩詰 本詩老,佩芷襲芳蓀。” 清 顧宗泰 《懷師友詩·袁簡(jiǎn)齋太史》:“ 六朝 金粉剩名園,重過難招詩老魂?!?/p>
芳蓀
香草名。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入彭蠡湖口作》詩:“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唐 杜甫 《別李義》詩:“憶昔初見時(shí),小襦繡芳蓀?!?清 趙翼 《永昌吊徐武功楊升庵》詩:“欲採芳蓀酹杯酒,百年遺跡已沉淪?!?/p>
蘇軾名句,王維吳道子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少女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