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普《和黃云甫韻》:
志欲鑽研探三原,圣言爭奈遠(yuǎn)如天。
爬沙愧我遲而鈍,穿石輸君敏且專。
方識(shí)立身須廣大,也知去道每輕儇。
若將中正正正鵠,砥鏃磨鋒必入旃。
注釋參考
正正
(1).整齊貌?!秾O子·軍爭》:“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曹操 注:“正正,齊也。” 元 羅愛卿 《凌虛閣避暑玩月》詩之四:“曲曲欄干正正屏,六銖衣薄嬾來憑。” 爐魂 《對(duì)于張之洞死后之湖南人》:“一夫倡言,萬人接響,其旗正正,其鼓堂堂?!?/p>
(2).恰好,正好?!段饔窝a(bǔ)》第二回:“我這一日當(dāng)班,正正立在那道士對(duì)面,一句一句都聽得明白。”《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又是第三箭,卻正正的射在轎框上,噔的一聲,把枝箭碰回去了?!?/p>
正鵠
(1).箭靶的中心?!抖Y記·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鄭玄 注:“畫布曰正,棲皮曰鵠?!?陸德明 釋文:“正、鵠皆鳥名也。一曰:正,正也;鵠,直也。大射則張皮侯而棲鵠,賓射張布侯而設(shè)正也?!?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詩之一:“且固初心希一試,箭穿正鵠豈無緣?!?王闿運(yùn) 《李仁元傳》:“然子知射乎?志正體直以求正鵠,此射者之所能也?!?/p>
(2).正確的目標(biāo)。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驚奇>小引》:“丁卯之秋事,附膚落毛,失諸正鵠,遲迴 白門 ,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jì)者演而成説,聊舒胸中磊塊?!?孫中山 《北伐宣言》:“革命之目的縱未能完全達(dá)到,然不失正鵠,以日躋於光明,則有斷然者。”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只要在心理上使學(xué)生徹底明白體育的目的,是為鍛煉自己的身體,不是在比賽爭勝上,要使他們望正鵠做去。”
砥鏃
謂銳意磨練。 清 薛福成 《母弟季懷事狀》:“兄弟數(shù)人,益以讀書求志相砥鏃?!?清 薛福成 《向伯常哀辭》:“其后進(jìn)之士,亦且喁喁嚮風(fēng),爭以學(xué)行經(jīng)濟(jì)相砥鏃。”
陳普名句,和黃云甫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