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允平《林道士故廬》:
青城道士跨青牛,去作清都汗漫游。
朝扣九關(guān)朝玉闕,暮回三島宴金樓。
丹隨鶴舞緱山月,劍伴龍歸洛浦秋。
猶有石房云不散,曉風(fēng)松柏兩颼飀。
注釋參考
青城
(1). 宋 齋宮名。一在 南薰門 外,為祭天齋宮,謂之 南青城 ;一在 封丘門 外,為祭地齋宮,謂之 北青城 。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郊祀年駕宿青城端誠殿行郊祀禮》:“所謂 青城 ,止以青布為幕,畫甃砌之文,旋結(jié)城闕?!?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 大梁城 南五里號(hào) 青城 ,乃 金國 初 粘罕 駐軍受 宋 二帝降處。當(dāng)時(shí)后妃皇族皆詣焉,因盡俘而北。后 天興 末, 末帝 東遷, 崔立 以城降,北兵亦于 青城 下寨,而后妃內(nèi)族復(fù)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清 錢謙益 《向言上》:“ 宋 之亡也以 青城 ,金之亡也亦以 青城 。”
(2).指 青城山 。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 青城 仙洞, 黃石 祠壇?!?唐 鄭巢 《題崔中丞北齋》詩:“何年各無事,高論宿 青城 ?!?宋 陸游 《玉笈齋書事》詩之二:“剩分松屑為山信,明日 青城 有使行?!?清 吳偉業(yè) 《佘山遇姚翁出所畫花鳥見贈(zèng)》詩:“只今來 白石 ,當(dāng)日住 青城 ?!?/p>
道士
道士 (dàoshi) 指崇奉道教而又從事教務(wù)的人 Taoist priest 那道士又執(zhí)令牌,燒了符檄?!段饔斡洝? 修佛道之士的略稱。魏晉時(shí)指和尚 monk 佛教初傳此方,呼僧為道士?!队厶m盆經(jīng)疏下》跨青牛
相傳 老子 騎青牛出 函谷關(guān) 仙去。見《老子化胡經(jīng)》。因喻指出世學(xué)道。 明 吳承恩 《南呂一枝花·感皇恩》套曲:“呀,雖只是萬貫纏腰,也有那烏帽羅袍,心只愿跨青牛,揮玉麈,伴黃鶴?!?/p>
清都
(1).神話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宮闕。《楚辭·遠(yuǎn)游》:“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 清都 ?!薄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清都 、 紫微 、 鈞天 、 廣樂 ,帝之所居。” 宋 蘇軾 《隆祐宮設(shè)慶宮醮青詞》:“伏以 長樂 告成,光動(dòng)紫宮之像; 清都 下照,誠通絳闕之僊。”
(2).帝王居住的都城。 晉 左思 《魏都賦》:“蓋比物以錯(cuò)辭,述清都之閑麗?!?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皇家以中樞北極,清都有天子之宮?!?宋 陸游 《謝賜歷日表》之二:“詔班新歷,雖舉彝章;地近清都,獨(dú)先下拜。”
汗漫游
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遠(yuǎn)。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復(fù)見 陶唐 理,甘為汗漫游?!?仇兆鰲 注引《淮南子》:“ 若士 謂 盧敖 曰:‘吾與汗漫游於九垓之外?!?元 耶律楚材 《過云川和劉正叔韻》:“西域風(fēng)塵汗漫游,十年辜負(fù)舊漁舟?!?清 方文 《路灌溝喜遇談長益話舊》詩:“聞爾京師去,真成汗漫游?!?清 鈕琇 《觚賸·神僧》:“我將從師為汗漫游,師許之乎?” 葉玉森 《一島》詩:“煙蘿半壁能分我,請息諸天汗漫游?!?/p>
陳允平名句,林道士故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