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騎馬多游女,擲果呼猿不畏人
出自宋代方回《乙巳三月十五日監(jiān)察御史王東溪節(jié)宿戒方回萬》:
三月晴過半月春,真成好景與良辰。
簪花騎馬多游女,擲果呼猿不畏人。
湖山行樂有心賞,天地太平無戰(zhàn)塵。
兩紀逃名作閒客,樂哉七十九年身。
注釋參考
簪花
(1).謂插花于冠。《宋史·禮志十五》:“禮畢,從駕官、應奉官、禁衛(wèi)等并簪花從駕還內(nèi)?!?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新進士釋褐於國子監(jiān),祭酒、司業(yè)皆坐彝倫堂,行拜謁簪花禮?!?/p>
(2).猶戴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簪花》:“今俗惟婦女簪花,古人則無有不簪花者。”
(3).古代書體的一種。 明 王彥泓 《有女郎手寫余詩數(shù)十首筆跡柔媚紙光潔滑玩而味之》詩之二:“ 江令 詩才猶剩錦, 衛(wèi)娘 書格是簪花?!?清 錢謙益 《觀美人手跡戲題絕句》之四:“芳樹風情在,簪花體格新?!眳⒁姟?簪花格 ”。
騎馬
騎馬 (qímǎ) saddle 為騎馬時使用而設計的 騎馬外衣 騎在馬背上 騎馬傳道士游女
(1).出游的女子?!对姟ぶ苣稀h廣》:“ 漢 有游女,不可求思。” 鄭玄 箋:“賢女雖出游流水之上,人無欲求犯禮者?!币徽f為 漢水 女神。見 劉向 《列女傳》及《文選·嵇康〈琴賦〉》 李善 注引 薛君 說。 前蜀 李珣 《南鄉(xiāng)子》詞之四:“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p>
(2).無業(yè)婦女。《管子·輕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鐘于 桀 之國?!?/p>
(3). 漢水 女神。 漢 張衡 《南都賦》:“ 耕父 揚光於 清泠之淵 , 游女 弄珠於 漢皐 之曲。”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舞鸑鷟於庭階, 游女 飄焉而來萃?!?李善 注引《列女傳》:“ 游女 , 漢水 神?!?清 姚鼐 《詠古》:“客行 漢江 渚,思見 游女 神?!?/p>
(4).指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其夫 蕭史 善chui{1*1}簫,教 弄玉 作鳳鳴。一夕chui{1*1}簫引鳳, 弄玉 遂隨夫升天仙去。見 漢 劉向 《列仙傳·蕭史》。 元 李孝光 《八月十八日送張仲舉置酒云峰臺望月》詩之一:“ 謫仙 被酒騎鯨去, 游女 吹簫學鳳鳴?!?/p>
(1).出游的婦女。 唐 李白 《惜馀春賦》:“想游女于 峴 北,愁帝子于 湘 南?!?元 馬臻 《春歸曲》:“翠鴉游女卷香歸,一夜花神老風雨?!?清 魏源 《揚州病起春郊偶泛》詩之二:“游女那知陵谷感,紅橋白塔作中秋?!?/p>
(2).指妓女。 明 陳繼儒 《<楚江情>序》:“自《西樓記》出,海內(nèi)達官文士、冶兒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郵驛之間,往往抄寫傳誦?!?蘇曼殊 《碎簪記》:“自由之女、愛國之士,曾游女、市儈之不若?!?/p>
擲果
亦作“ 擲菓 ”。1.謂婦女對美男子表示愛慕。 唐 張鷟 《游仙窟》:“巧知娘子意,擲菓到渠邊?!薄缎咽篮阊浴茄脙?nèi)鄰舟赴約》:“ 何郎 俊俏顏如粉, 荀令 風流坐有香,若與 潘生 同過市,不知擲果向誰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遂其擲果之心,亦風流之雅事?!?/p>
(2).指美男子受到婦女愛慕。 唐 李白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詩:“遙知向前路,擲果定盈車?!眳⒁姟?擲果潘安 ”。
方回名句,乙巳三月十五日監(jiān)察御史王東溪節(jié)宿戒方回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