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餅焦聲林外起,便從野渡喚橫舟
出自宋代洪咨夔《謹(jǐn)和老人雪晴》:
云屏九折跨三休,公欲行春雪不愁。
逗暖流澌鳴暗谷,送晴倒景漾層樓。
似無似有草痕動,半落半開花氣浮。
婆餅焦聲林外起,便從野渡喚橫舟。
注釋參考
婆餅焦
鳥名。其鳴聲如婆餅焦,故名。 宋 王質(zhì) 《林泉結(jié)契》卷一:“婆餅焦,身褐,聲焦急,微清,無調(diào)。作三語:初如云婆餅焦;次云不與吃;末云歸家無消息。后兩聲若微于初聲。” 宋 梅堯臣 《寄送吳公明屯田通判泰州》詩:“一聞春禽婆餅焦,竹林山木生蕭條?!?宋 樓鑰 《泉口凈明院晝寢》詩:“林間婆餅焦,悠悠時一鳴。” 清 陳維崧 《滿江紅·江村夏詠》詞:“婆餅焦啼秧馬活,社公雨過繅車響?!眳⒁姟?婆餅 ”。
野渡
荒落之處或村野的渡口。 唐 韋應(yīng)物 《滁州西澗》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宋 吳潛 《海棠春·郊行》詞:“云梢霧末,溪橋野渡,盡是春愁落處?!?清 沉自友 《平沙灘》詩:“野渡傷歸客,斜陽冷釣船?!?/p>
洪咨夔名句,謹(jǐn)和老人雪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