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送吳彥歸番陽》:
學(xué)省困齏鹽,人材任尊獎。
倥侗祝螟蛉,小大器罌瓬。
諸生厭晚成,躐學(xué)要儈駔。
摹書說偏旁,破義析名象。
九鼎奏簫韶,爰居端不饗。
青衿少到門,庭除晝閑敞。
竹風(fēng)交槐陰,三見秋氣爽。
時賴解事人,載酒直心賞。
吳郎楚國材,幽蘭秀榛莽。
彥國吐嘉言,子將喜標(biāo)榜。
平生欽豪俊,久客慕鄉(xiāng)黨。
虛齋延灑掃,薄飯薦腒鲞。
詩句唾成珠,笑嘲愜爬癢。
春夏頻謝除,曾未厭來往。
歸雁多喜聲,寒蟬停哀響。
黃花滿籬落,白蟻鬧甕盎。
留君待佳節(jié),忽忽戒徂兩。
親戚傷離居,交游念疇曩。
棋局無對曹,摴蒲失朋長。
問君去為何,云物愁莽蒼。
壽親發(fā)斑斑,千里勞夢想。
家雞藁頭肥,寒魚受罾網(wǎng)。
甘旨蔌中廚,伊啞弄文襁。
此行樂未央,安知川涂廣。
深秋上滄江,遠(yuǎn)水平如掌。
人生要得意,壯士多曠蕩。
野鶴被籠樊,江鷗戀菰蔣。
本來丘壑姿,不著芻豢養(yǎng)。
寄聲謝鄉(xiāng)鄰,為我具兩槳。
有路即歸田,君其信非誑。
注釋參考
家雞
亦作“ 家鷄 ”。 1.家中飼養(yǎng)的雞。 宋 黃庭堅 《次韻答堯民》:“大聞《南風(fēng)》絃,同調(diào)《廣陵散》。鶴鳴九天上,肯作家雞伴?!?/p>
(2).喻指家傳的書法技藝。 唐 柳宗元 《殷賢戲批書后寄劉連州并示孟侖二童》詩:“書成欲寄 庾安西 ,紙背應(yīng)勞手自題。聞道近來諸子弟,臨池尋已厭家雞?!?宋 蘇軾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君家自有 元和 腳,莫厭家雞更問人?!?清 王晫 《今世說·言語》:“ 宋去損 精八分書, 高云客 以為學(xué)從祖 比玉 。 宋 云:‘僕固不厭家鷄,然何至舍古撫今?!?/p>
(3).借指自己詩文的技法和風(fēng)格。 元 耶律楚材 《<贈高善長一百韻>序》:“﹝ 高善長 ﹞與 龍崗居士 善,尤長於詩,而酷愛余之拙語,蓋自厭家鷄耳?!眳⒁姟?家雞野雉 ”。
(4).喻指妻。 宋 黃庭堅 《戲書少游壁》詩:“ 秦氏 烏生八九子,鴉烏之兄畢逋尾。憶炊門牡烹伏雌,未肯增巢令女棲。莫愁野雉疎家雞,但愿主人印纍纍?!?任淵 史容 注:“恐以新間舊也?!?/p>
(5).喻指親生子女。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諺語》:“南都閭巷中常諺:‘家雞打的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野雞打的貼天飛。’” 孫錦標(biāo) 《通俗常言疏證·家族》:“按二語謂親生子及養(yǎng)子也。今 江 北語云:家雞打得騰騰轉(zhuǎn),野雞打得著天飛?!?/p>
(6).動物學(xué)術(shù)語。即雞。因由其始祖原雞長期馴養(yǎng)而成,故稱。
寒魚
寒天的魚。 唐 儲光羲 《藍(lán)上茅茨期王維補闕》詩:“淺瀨寒魚少,叢蘭秋蝶多。” 宋 梅堯臣 《打魚》詩:“插葦截灣流,寒魚未能越?!?清 吳偉業(yè) 《贈遼左故人》詩之四:“垂來文鼠裝綿暖,射得寒魚入饌鮮?!?/p>
黃庭堅名句,送吳彥歸番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