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營卓錐地,遺書收放紛
出自宋代員興宗《送關(guān)國錄守簡州》:
生世事憂喜,擾擾合與分。
合即海上鷗,分乃風(fēng)中云。
分合懸有定,誰能預(yù)戚忻。
心空等行腳,得酒且策勛。
念昔求見子,相看每相群。
夤緣再值遇,天南話鄉(xiāng)枌。
朝聲并屋喧,夜飲竟面醺。
我遇不易振,但知祖皇墳。
君言時作我,神機謝耡耘。
如何日蹙唧,蹙唧向我云。
自來越上吟,五別西山芹。
緬然動中懷,羈心為之焚。
辭殫起后慮,徃勇稽前聞。
歸思溢浩浩,江流泛沄沄。
君鞭先我著,我其敢后君。
蜀遠誰肯顧,萬里乘華勛。
國恩自丘山,彼此當(dāng)勤勤。
況復(fù)坐紅日,椒桂來奇芬。
人生行樂爾,妙寄窮天垠。
卻寫分外慮,太空鼓蠅蚊。
君行不作癡,我將理吾軍。
漸營卓錐地,遺書收放紛。
故家通社臘,與子同朝曛。
斯言不自領(lǐng),請移北山文。
注釋參考
漸營
徐進、縈繞。 明 徐渭 《又論玄門書》:“天地從混沌而既位,無心無為,一任日月之漸營,毫髮不爽?!?/p>
卓錐
立錐。 宋 黃庭堅 《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干馬因論伯時畫天馬圖》:“ 西河 驄作蒲萄錦,雙瞳夾鏡耳卓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路傍先有一峯,圖鋭若標(biāo),從此而亂峯漸多,若卓錐,若駢指,若列屏,俱環(huán)映於大山之東?!?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即使赤貧之家,卓錐無地,欲藝時花而不能者,亦當(dāng)乞諸名園,購之擔(dān)上。”
遺書
遺書 (yíshū) 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多用做書名) posthumous work of an author 死者臨死前留下的書信 letter or note left by one immediately before death 生前沒有留下遺書放紛
放任紛亂?!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子產(chǎn) 怒曰:‘發(fā)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刑之頗類,獄之放紛…… 僑 之恥也?!?杜預(yù) 注:“放,縱也。紛,亂也?!薄秶Z·周語下》:“出令不信,刑政放紛?!薄稘h書·敘傳下》:“三季之后,厥事放紛,舉其占應(yīng),覽故考新。” 清 方苞 《讀經(jīng)解》:“陵夷至於 戰(zhàn)國 ,百家放紛,儒術(shù)大黜焉?!?/p>
員興宗名句,送關(guān)國錄守簡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