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辭石門,五年變秋露。
出自唐朝王昌齡《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
儒有輕王侯,脫略當(dāng)事務(wù)。
本家藍(lán)田下,非為漁弋故。
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
幽居與君近,出谷同所騖。
昨日辭石門,五年變秋露。
云龍未相感,干謁亦已屢。
子為黃綬羈,余忝蓬山顧。
京門望西岳,百里見郊樹。
飛雨祠上來,靄然關(guān)中暮。
驅(qū)車鄭城宿,秉燭論往素。
山月出華陰,開此河渚霧。
清光比故人,豁達展心晤。
馮公尚戢翼,元子仍(足局)步。
拂衣易為高,淪跡難有趣。
張范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罷酒當(dāng)涼風(fēng),屈伸備冥數(shù)。
注釋參考
昨日
昨日 (zuórì) 昨天 yesterday石門
(1). 春秋 魯 城外門?!墩撜Z·憲問》:“ 子路 宿於 石門 。晨門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唬骸侵洳豢啥鵀橹吲c?’”
(2).借指賢者。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 石門 晨開,荷蕢疾貧,遁世隱居,竟不逢時?!薄逗鬂h書·蔡邕傳》:“是故天地否閉,圣哲潛形, 石門 守晨, 沮 溺 耦耕。”
(3).控制水流的石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五》:“ 靈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種石砌防御工事?!度龂尽な裰尽堘趥鳌贰鞍轂檠篱T將,屬 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舊傳》:“ 羌 於要厄作石門,於門上施牀,積石於其上,過者下石槌擊之,無不糜爛。”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時自 四川盆地 通向 云貴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礎(chǔ)上修筑而成,因路經(jīng)今 四川省 高縣 境內(nèi)的 石門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賓 ,南抵 云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處。 唐 與 南詔 之間的交通,多經(jīng)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陜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東漢 的《石門頌》、 北魏 的《石門銘》最為著名。
秋露
(1).秋日的露水。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秋露未凝,歸神太素。” 隋 薛道衡 《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師,秋露凝甘,遍於竹葦?!?唐 杜甫 《移居gong{1*1}安敬贈衛(wèi)大郎》詩:“水煙通徑草,秋露接園葵?!?/p>
(2).指清酒。 宋 蘇軾 《濁醪有妙理賦》:“湛若秋露,穆如春風(fēng),疑宿云之解駮,漏朝日之暾紅,初體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掃空?!?明 高啟 《次韻答朱冠君游西山之作》:“玉壺一雙秋露傾,唯此可以忘吾情?!?金檀 輯注:“《庶物異名疏》:‘薌林秋露, 向白恭 酒名?!?/p>
(3).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 元 張憲 《孥弟走馬歌》:“金龍五爪蟠彩袍,滿背真珠撒秋露。”
王昌齡名句,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