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fēng)為我送孤篷
出自宋代陸游《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
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fēng)為我送孤篷。
山橫玉海蒼茫外,人在水壺縹緲中。
茅舍燈青聞吠犬,蘋汀煙淡見驚鴻。
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
注釋參考
素璧
(1).潔白的玉。 南朝 梁 江淹 《傷友人賦》:“懷愛重於素璧,結(jié)分珍於黃金?!?/p>
(2).比喻圓月。 宋 陸游 《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詩:“素璧初升 禹廟 東,天風(fēng)為我送孤篷?!?/p>
天風(fēng)
風(fēng)。風(fēng)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yáng),天風(fēng)吹旛旂?!?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fēng),直上青霄?!?郭沫若 《哀時(shí)古調(diào)》九:“天風(fēng)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p>
為我
戰(zhàn)國 時(shí)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xué)說?!睹献印けM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孤篷
(1).孤舟的篷。 宋 朱熹 《水口行舟》詩之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fēng)浪夜如何。今朝試捲孤篷看,依舊青山緑水多?!?/p>
(2).常用以指孤舟。 唐 皮日休 《魯望以輪鉤相示緬懷高致因作》詩之三:“孤篷半夜無餘事,應(yīng)被嚴(yán)灘聒酒醒?!?宋 范成大 《過松江》詩:“去年匹馬兀春寒,今此孤篷窘秋熱。” 明 無名氏 《贈書記·認(rèn)女作子》:“憐伊漂泊逐孤篷,撫育朝昏伴老翁。” 清 陳維崧 《減字木蘭花·歲暮燈下作家書竟再系數(shù)詞楮尾》詞:“水鳥斜飛,又逐孤篷一夜歸?!?于右任 《嘉陵江上看云歌贈子元省三陸一》詩:“扣舷而歌歌未終,雨打孤篷衣如洗?!?/p>
陸游名句,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