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慧遠(yuǎn)《朱伯可求頌》:
鳳凰山下方求隱,摩竭城中又轉(zhuǎn)身。
星電交馳何處是,旋機(jī)倒用若為陳。
居士門高無異說,山僧行處脫根塵。
風(fēng)作伴,月為鄰,三眼摩醯笑似嗔。
注釋參考
居士
居士 (jūshì) 舊時(shí)出家人對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稱 lay Buddhist 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hermit無異
無異 (wúyì) 沒有差異;相同 the same as;be tantamount to differ in no way from;amout to 在爭論中又翻老賬,無異于火上加油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shí)相訪,山僧或見尋?!?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dú)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shí)面。” 清 魏源 《武林紀(jì)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huì)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p>
行處
(1).隨處;到處。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元 湯式 《賞花時(shí)·戲賀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處有,綵筆生花夢境熟?!?清 孫枝蔚 《雨》詩:“浮生憐物態(tài),行處觸長吟。”
(2).走過的地方。 前蜀 韋莊 《嘆落花》詩:“ 西子 去時(shí)遺笑靨, 謝娥 行處落金鈿?!?/p>
脫根
猶徹底?!段饔斡洝返谄咂呋兀骸案绨。【缺阋摳?,莫又要復(fù)籠蒸。”
釋慧遠(yuǎn)名句,朱伯可求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