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從斷山口,遙吐柴門端
出自唐代王維《東溪玩月(一作王昌齡詩)》:
月從斷山口,遙吐柴門端。
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光連虛象白,氣與風(fēng)露寒。
谷靜秋泉響,巖深青靄殘。
清燈入幽夢,破影抱空巒。
恍惚琴窗里,松谿曉思難。
注釋參考
斷山
陡峭壁立的高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yù)》:“世目 周侯 ,嶷如斷山。”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賦》:“悵日暮兮吾有念,臨江上之?dāng)嗌??!?唐 杜甫 《遠(yuǎn)游》詩:“江闊浮高棟,云長出斷山?!?明 文徵明 《題畫》詩:“冰禽飛去疎煙滅,目送秋光入斷山。”
柴門
柴門 (cháimén)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唐·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王維名句,東溪玩月(一作王昌齡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