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感懷》:
老病與世絕,屏跡三家村。
我居一何陋,舉手屋可捫。
客至不能迎,堅坐度朝昏。
一窗修竹下,超然傲羲軒。
外物自變遷,內景常默存。
黃流不注海,浩浩朝昆侖。
妙道本自得,至言初不煩。
功成出緒余,猶足康黎元。
注釋參考
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類。《莊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龍逄 誅, 比干 戮, 箕子 狂, 惡來 死, 桀 紂 亡?!?南朝 梁 沉約 《述僧中食論》:“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詩:“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 宋 曾鞏 《救災議》:“先王之於救災,髮膚尚無所愛,況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贈林公輔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自輕者也?!?/p>
(2).謂超脫于物欲之外。《莊子·大宗師》:“參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外物棄志,滌蕩機變,忘富逸貴,杜遏勸沮,不恤乎窮,不榮乎達,不戚乎毀,不悅乎譽,道家之業(yè)也?!?唐 杜甫 《渼陂西南臺》詩:“勞生愧 嚴 鄭 ,外物慕 張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補接既多,不可見移,亦恐外物或為異論,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梁書·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 唐 元稹 《贈樂天》詩:“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心事不經(jīng)心?!?宋 陸游 《感懷》詩:“一窗修燈下,超然傲 羲 軒 。外物自變遷,內景常默存?!?/p>
變遷
變遷 (biànqiān) 事物的變化轉移 vicissitude;changes 時代變遷 環(huán)境的變遷 且地學之家,歷驗各種僵石,知動植庶品,率皆地有變遷?!灿ⅰ澈振憷柚?嚴復譯《天演論》內景
內景 (nèijǐng) 戲劇上指室內舞臺的布景;電影方面指攝影棚內的場景 interior;indoor setting;indoor scene默存
謂形不動而神游。《列子·周穆王》:“化人復謁王同游,所及之處,仰不見日月,俯不見河?!儒?,所坐猶嚮者之處,侍御猶嚮者之人。視其前,則酒未清,肴未昲。王問所從來。左右曰:‘王默存耳?!?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諾皋下》:“ 興元 城固縣 有 韋氏 女,兩歲能語,自然識字,好讀佛經(jīng)……至八歲,忽清晨薰衣靚粧,默存牖下。父母訝移時不出,視之,已蛻衣而失,竟不知何之?!?宋 蘇軾 《永和清都觀謝道士求此詩》:“覊枕未容春夢斷, 青都 宛在默存中?!?/p>
陸游名句,感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