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王之道《好事近》
秋色到東籬,金散菊團香馥。預借浮觴高會,為作長年祝。蟹螯如臂酒如澠,橙橘半黃綠。唱我新詞一釂,聽尊前絲竹。
注釋參考
預借
(1).指官府向民間預先借支各種賦稅。 宋 代成為加稅之一。《新五代史·唐神閔敬皇后劉氏傳》:“ 同光 三年秋大水, 兩河 之民,流徙道路,京師賦調不充,六軍之士,往往殍踣,乃預借明年夏、秋租稅?!?宋 葉適 《彭子復墓志銘》:“ 子復 又自減郡之凡費,然后戢預借,寬省限,商稅止取正錢?!?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二章第八節(jié):“預借--官府經常預借民間各種賦稅,實際上是提前征稅。預借的項目有工稅、免役錢、坊場課利錢和賣田宅契稅錢等?!?/p>
(2).指預支谷物、俸錢等。 宋 葉適 《高永州墓志銘》:“善以簡靜拊瘠薄,有銖黍便民事,亦為設方略廢置,補預借一料,民稍寬。”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解給》:“至于官役之過支預借,斷不可開,倘有他故,皆印官賠補?!?清 趙翼 《陔馀叢考·預借俸錢》:“凡謁選官得缺后,預借養(yǎng)廉,以免丐貸,所以恤下養(yǎng)廉,法至善也?!?/p>
浮觴
(1).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在環(huán)曲的水渠旁集會,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飲,稱“浮觴”。 漢 孔臧 《楊柳賦》:“流川浮觴,殽核紛雜。” 宋 蘇轍 《平溪堂》詩:“盥手從今休汲井,浮觴取意便臨流?!眳⒁姟?浮杯 ”。
(2).指飲酒。 三國 魏 吳質 《在元城與魏太子箋》:“雖 虞卿 適 趙 , 平原 入 秦 ,受贈千金,浮觴旬日,無以過也?!?/p>
高會
(1).盛大宴會?!稇?zhàn)國策·秦策三》:“於是使 唐雎 載音樂,予之五千金,居 武安 ,高會相與飲。” 鮑彪 注:“《高紀》注,大會也?!薄缎挛宕贰るs傳八·王晏球》:“悉以俸祿所入具牛酒,日與諸將高會。” 徐珂 《清稗類鈔·獄訟·岳鍾琪被冤》:“已率眾避寒山谷間,日置酒高會為樂?!?/p>
(2).泛指大規(guī)模地聚會。 晉 左思 《吳都賦》:“昔者 夏后氏 朝羣臣於茲土,而執(zhí)玉帛者以萬國,蓋亦先王之所高會,而四方之所軌則?!薄缎绿茣ね踔宜脗鳌罚骸?天寶 元年,北討 奚奴皆 ,戰(zhàn) 桑乾河 ,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而還?!?/p>
(3).稱與人會面的客氣話。 宋 范仲淹 《答趙元昊書》:“某與大王雖未嘗高會,嚮者同事朝廷?!?/p>
為作
(1).造作;做作。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豕俛仰嚘咿,為作容聲,司原愈益珍之?!?唐 柳宗元 《辯<列子>》:“其文辭類《莊子》,而尤質厚,少為作。” 元 無名氏 《替殺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來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條,上墳處説不盡喬為作?!?/p>
(2).猶作為;行為。 唐 李翱 《去佛齋論》:“使佛生於中國,則其為作也必異於是。”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風俗習慣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語暨其他為作,俱欲去上下賢不肖之間,以大歸乎無差別。”
長年
長年 (chángnián) 終年;全年 all the year round 筑路工人長年奮戰(zhàn)在風雪高原 〈方〉∶長年雇工 long-term labourer 壽命長 long-lived;long life;longevity 長年 (zhǎngnián) 〈方〉∶船的主人 shipowner 船工 boatman 指老年人 the aged王之道名句,好事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