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腸草,伴幾摺眉痕,幾點啼痕
出自宋代張炎《憶舊游(過故園有感)》:
記凝妝倚扇,笑眼窺簾,曾款芳尊。
步屧交枝徑,引生香不斷,流水中分。
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撥花根。
甚杜牧重來,買栽無地,都是消魂。
空存。
斷腸草,伴幾摺眉痕,幾點啼痕。
鏡里芙蓉老,問如今何處,綰綠梳云。
拍有舊時歸燕,猶自識黃昏。
待說與羈愁,遙知路隔楊柳門。
注釋參考
斷腸草
(1).鉤吻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鉤吻》:“﹝鉤吻﹞ 廣 人謂之胡蔓草,亦曰斷腸草,入人畜腹內,即粘腸上,半日則黑爛,又名爛腸草。”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下:“今口外有斷腸草,人馬誤食之,立斃?!?/p>
(2).木芙蓉的別名。 宋 惠洪 《冷齋夜話·詩出本處》:“ 李太白 詩曰:‘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陶弘景 《仙方注》曰:‘斷腸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一:“老圃云:芙蓉花根三年不除,sha{1-1}人。因憶古詩云:‘昔為芙蓉花,今成斷腸草?!瘎t古人已曾言矣?!?/p>
(3).相思草的別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今 秦 趙 間有相思草,狀如石竹而節(jié)節(jié)相續(xù),一名斷腸草,又名愁婦草,亦名霜草,人呼寮莎,蓋相思之流也?!?/p>
眉痕
猶眉黛。 唐 孫棨 《北里志·顏令賓》:“不堪襟袖上,猶印舊眉痕。” 明 高濂 《玉簪記·寄弄》:“一度春來,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五四:“眉痕英絶語謖謖,指揮小婢帶韜略?!?/p>
啼痕
淚痕。 唐 岑參 《長門怨》詩:“緑錢侵履跡,紅粉溼啼痕。” 元 曾瑞 《蝶戀花·閨怨》套曲:“別后身屬新恨管,泥金翠袖啼痕滿?!?郁達夫 《春江感舊》詩之二:“絶無消息傳青鳥,認得啼痕在玉鉤?!?/p>
張炎名句,憶舊游(過故園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