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雙鉤學(xué)楷法,至令兒子憎家雞
出自宋代黃庭堅《長句謝陳適用惠送吳南雄所贈紙》:
廬陵政事無全牛,恐是漢時陳太丘。
書記姓名不肯學(xué),得紙無異夏得裘。
琢詩包紙送贈我,自狀明月非暗投。
詩句縱橫剪宮錦,惜無阿買書銀鉤。
蠻溪切藤卷盈百,側(cè)理羞滑繭羞白。
想當(dāng)鳴杵砧面平,桄榔葉風(fēng)溪水碧。
千里鵝毛意不輕,瘴衣腥膩北歸客。
君侯謙虛不自供,胡不贈世文章伯。
一涔之水容牛蹄,識字有數(shù)我自知。
小時雙鉤學(xué)楷法,至令兒子憎家雞。
雖然嘉惠敢虛辱,煮泥續(xù)尾成大軸。
寫心與君心莫傳,平生落魄不問天。
樽前花底幸好戲,為君絕筆謝風(fēng)煙。
已無商頌猗那手,請續(xù)南華內(nèi)外篇。
注釋參考
小時
小時 (xiǎoshí) 平均太陽日的二十四分之一;平均太陽時的60分鐘 hour雙鉤
亦作“ 雙鉤 ”。亦作“ 雙勾 ”。 1.古代藏鉤游戲。 唐 李商隱 《代應(yīng)》詩之二:“昨夜雙鉤敗,今朝百草輸?!?朱鶴齡 注引 晉 周處 《風(fēng)土記》:“ 義陽 臘日飲祭之后,叟嫗兒童為藏鉤之戲,分為二曹,以校勝負?!?馮浩 注:“雙鉤即藏鉤。”
(2).成對的掛鉤。 明 陳海樵 《錦纏道·惜別》曲:“憶風(fēng)流,醉眠在 吳 姬酒樓,錦帳控雙鉤,未言時早自覺密意先投。” 清 汪元爵 《雙頭牡丹》賦:“窗橫六扇,簾靜雙鉤?!?/p>
(3).古代指女子纏足的形狀。 明 單本 《蕉帕記·幻形》:“妝罷脂香在手,行來羞蹴雙鉤?!?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寄生》:“著松花色,細褶繡裙,雙鉤微露,神仙不啻也。”《花月痕》第二一回:“果是雙雙白足,自然也好,最難看是蓮船半尺假作蓮瓣雙鉤?!?/p>
(4).書寫毛筆字的一種執(zhí)筆方法。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陸希聲》八:“古之善書,鮮有得筆法者。 希聲 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抵。用筆雙鉤,則點遒勁,而盡妙矣,謂之撥鐙法?!?宋 黃庭堅 《論書》:“凡學(xué)書,欲先學(xué)用筆。用筆之法,欲雙鉤迴腕,掌虛指實,以無名指倚筆,則有力?!?宋 黃庭堅 《論書》:“凡學(xué)字時,先當(dāng)雙鉤,用兩指相疊,蹙筆壓無名指,高提筆,令腕隨己意左右。”
(5).摹寫的一種方法。用線條鉤出所摹的字筆畫的四周,構(gòu)成空心筆畫的字體。 宋 姜夔 《續(xù)書譜·臨》:“雙鉤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郭填其內(nèi),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體?!?宋 陸游 《地僻》詩:“幾凈雙鉤摹古帖,甕香小啜試新醅?!?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小楷墨刻》:“ 董 來借摹,予懼其不歸也,信手對臨百餘字以應(yīng)之,并未曾雙鉤及過朱,不意其遽入石也?!?清 昭槤 《嘯亭雜錄·賜福字》:“其內(nèi)廷翰林及 乾清門 侍衛(wèi),皆賜雙鉤‘?!?,蓋御筆勒石者也?!?/p>
(6).中國畫技法之一。 黃若舟 《花鳥畫技法·勾勒輪廓》:“中國畫寫生是先用炭條輕輕地勾出輪廓……再用毛筆加工細描,用純熟的手法勾勒出生動活潑的線條,所以勾勒畫法,是用線條描出物體形象的輪廓。因為從兩條線勾成物形,又稱為雙勾畫法。” 朱自清 《你我·<子愷漫畫>代序》:“里面有一幅……畫著一個微側(cè)的半身像:他嚴肅的臉上戴著睛鏡,有三五顆雙鉤淚珠兒,滴滴搭搭歷歷落落地從眼睛里掉下來?!?/p>
楷法
(1).典范;法則?!稌x書·隱逸傳·辛謐》:“ 謐 少有志尚,博學(xué)善屬文,工草隸書,為時楷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慕賢》:“有 丁覘 者, 洪亭 民耳,頗善屬文,殊工草隸……軍府輕賤,多未之重,恥令子弟以為楷法?!薄睹魇贰る[逸傳·楊恒》:“ 恒 性醇篤……家無儋石,而臨財甚介,鄉(xiāng)人奉為楷法焉?!?/p>
(2).猶效法?!赌鲜贰ち缆鳌罚骸?司馬公 所為,后生楷法,吾豈能止之哉?!?/p>
(3).楷書之法?!稌x書·衛(wèi)恒傳》:“ 上谷 王次仲 ,始作楷法?!?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蔣衡 ﹞工詩、古文,其《書fa{1|1}論》一篇,尤為講楷法者所宗尚。”《花月痕》第四七回:“﹝ 李稷 ﹞又開了幾處學(xué)堂,教二十歲下兵丁,都要讀些史書,熟些核算,工些楷法?!?/p>
兒子
兒子 (érzi) 某人直系血統(tǒng)的下一代男性 son 有兩個兒子的家 下一代男性后裔;父母所生的男性孩子 child家雞
亦作“ 家鷄 ”。 1.家中飼養(yǎng)的雞。 宋 黃庭堅 《次韻答堯民》:“大聞《南風(fēng)》絃,同調(diào)《廣陵散》。鶴鳴九天上,肯作家雞伴?!?/p>
(2).喻指家傳的書法技藝。 唐 柳宗元 《殷賢戲批書后寄劉連州并示孟侖二童》詩:“書成欲寄 庾安西 ,紙背應(yīng)勞手自題。聞道近來諸子弟,臨池尋已厭家雞?!?宋 蘇軾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君家自有 元和 腳,莫厭家雞更問人?!?清 王晫 《今世說·言語》:“ 宋去損 精八分書, 高云客 以為學(xué)從祖 比玉 。 宋 云:‘僕固不厭家鷄,然何至舍古撫今?!?/p>
(3).借指自己詩文的技法和風(fēng)格。 元 耶律楚材 《<贈高善長一百韻>序》:“﹝ 高善長 ﹞與 龍崗居士 善,尤長於詩,而酷愛余之拙語,蓋自厭家鷄耳?!眳⒁姟?家雞野雉 ”。
(4).喻指妻。 宋 黃庭堅 《戲書少游壁》詩:“ 秦氏 烏生八九子,鴉烏之兄畢逋尾。憶炊門牡烹伏雌,未肯增巢令女棲。莫愁野雉疎家雞,但愿主人印纍纍?!?任淵 史容 注:“恐以新間舊也?!?/p>
(5).喻指親生子女。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諺語》:“南都閭巷中常諺:‘家雞打的團團轉(zhuǎn),野雞打的貼天飛?!?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家族》:“按二語謂親生子及養(yǎng)子也。今 江 北語云:家雞打得騰騰轉(zhuǎn),野雞打得著天飛?!?/p>
(6).動物學(xué)術(shù)語。即雞。因由其始祖原雞長期馴養(yǎng)而成,故稱。
黃庭堅名句,長句謝陳適用惠送吳南雄所贈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