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項安世《新喻道中》:
新喻清江兩縣畿,荒罔漠漠使人疑。
江南道士誰為比,湖北京西日暮時。
注釋參考
南道
(1).指南方。《史記·游俠列傳》:“至若北道 姚氏 ,西道諸 杜 ,南道 仇景 ,東道 趙他 、 羽公子 , 南陽 趙調(diào) 之徒,此 盜跖 居民間者耳,曷足道哉!” 漢 王充 《論衡·言毒》:“南道名毒曰短弧。”
(2).南面或南方的道路?!冻o·劉向<九嘆·憂苦>》:“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王逸 注:“言己放流轉(zhuǎn)彼 江南 之道?!?/p>
(3).專指古代中原地區(qū)對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南北二道中的南道?!稘h書·西域傳上》:“自 玉門 、 陽關(guān) 出 西域 有兩道。從 鄯善 傍 南山 北,波河西行至 莎車 ,為南道;南道西踰 蔥嶺 則出 大月氏 、 安息 ?!?/p>
為比
猶相比較?!逗鬂h書·瑯邪孝王京傳》:“ 京 性恭孝,好經(jīng)學(xué), 顯宗 尤愛幸,賞賜恩寵殊異,莫與為比?!薄度龂尽侵尽垳貍鳌罚骸?溫 當(dāng)今與誰為比?”
北京
(1).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當(dāng)時疆土之北,因謂之北京?!段倪x·謝瞻<王撫軍庾西陽集別時為豫章太守庾被徵還東>詩》:“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蒞南服也?!?/p>
(2).指 京口 。在今 江蘇 鎮(zhèn)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發(fā)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稱之為北京?!端螘の牡奂o(jì)》:“朕違北京,二十餘載,雖云密邇,瞻途莫從?!?/p>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東北。 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遷都 洛陽 ,因稱舊都 平城 為北京。《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北魏<鄭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薄段簳ぴ瓊鳌罚骸坝直本┲浦茫唇栽侍?,繕俢草創(chuàng),以意良多。事移化變,存者無幾,理茍宜革,何必仍舊?!?/p>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晉源鎮(zhèn)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晉 、 漢 都發(fā)祥于此,因謂之 北京 。 唐 錢起 《送鮑中丞赴太原軍營》詩:“將略過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薄杜f五代史·漢書·高祖紀(jì)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劉崇 為 北京 留守?!?/p>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縣 。因 宋真宗 曾經(jīng)駐蹕于此?!端问贰と首诩o(jì)三》:“﹝ 慶歷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為 北京 。”
(6). 金 天眷 元年改 遼 上京 臨潢府 為 北京 。故址在今 內(nèi)蒙古 巴林左旗 波羅城 。見《金史·熙宗紀(jì)》。
(7). 金 貞元 元年遷新都于 中都 大興府 (今 北京市 ),以舊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稱 北京 。故址即今 內(nèi)蒙古 寧城縣 西北 大明城 。見《金史·海陵紀(jì)》。
(8). 明 初指 開封府 。即今 河南 開封市 ?!睹魇贰ぬ婕o(jì)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應(yīng)天 為 南京 , 開封 為 北京 ?!?/p>
(9). 明 永樂元年 , 成祖 將他做 燕王 時的封地 北平府 改為 順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樂 十九年,自 應(yīng)天 (今 江蘇 南京市 )遷都 順天 ,改 北京 為 京師 。 洪熙 元年,擬還都 應(yīng)天 ,復(fù)改 京師 為 北京 。 正統(tǒng) 六年,定 北京 為國都,又改稱 京師 。歷 清 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習(xí)慣上自 明 永樂 以后都稱 北京 。參見“ 北京市 ”。
日暮
日暮 (rìmù)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at dusk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項安世名句,新喻道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