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元稹《蟲豸詩·浮塵子》
可嘆浮塵子,纖埃喻此微。寧論隔紗幌,并解透綿衣。
有毒能成痏,無聲不見飛。病來雙眼暗,何計(jì)辨雰霏。
乍可巢蚊睫,胡為附蟒鱗。已微于蠢蠢,仍害及仁人。
動(dòng)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哀哉此幽物,生死敵浮塵。
但覺皮膚憯,安知瑣細(xì)來。因風(fēng)吹薄霧,向日誤輕埃。
暗嚙堪銷骨,潛飛有禍胎。然無防備處,留待雪霜摧。
注釋參考
紗幌
紗制窗簾。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此何異乎在紗幌之外不能察軒房之內(nèi),而肆其倨慢,謂人之不見己?!?晉 陸翽 《鄴中記》:“ 石虎 太武殿 西有 崑華殿 ,閣上輒開大窓,皆施以絳紗幌?!?宋 司馬光 《阮郎歸》詞:“綺窗紗幌映朱顏,相逢醉夢(mèng)間?!?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四》:“因天暑,移牀近窗,隔紗幌視天晴陰?!?/p>
綿衣
亦作“緜衣”。1.內(nèi)裝絲綿的衣服。 宋 無名氏 《釋常談·挾纊》:“著緜衣,謂之挾纊?!?/p>
(2).指裝棉絮的衣服。綿,通“ 棉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一陣西風(fēng),正從門圈子里刮來,身上又無綿衣,肚中又餓,刮起一身鷄皮栗子,把不住的寒顫。”
元稹名句,蟲豸詩·浮塵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